乳山农业民俗(二)
●主要庄稼
所说主要庄稼是相对而言的,哪种主要、哪种不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一定的标准。即使是某些小杂粮,也曾是人们离不开的民俗食品。20世纪50年代前,家家户户都要种点绿豆、赤小豆,用于解毒、解暑;种点芝麻提炼香油,香油是许多药的药引子;种大豆,出现营养不良时当补品,榨点豆油当灯油;种荞麦,刮痧后用荞麦面团搓揉去火排毒;种拱子(大麦),炒熟后磨成焦面拌地瓜吃;种秫子(俗称胡秫腰子的那种紫色细秆的黏高粱),秆压扁用于捆山草、捆麦子当腰子(拦腰捆物的绳索叫腰子),穗脱粒后用于扎炊帚;种胡秫(粗秆高粱),穗脱粒后扎笤帚、稍秆用于串盖子(搁饽饽和生饺子用,蒸饽饽当锅盖子不淋水);种旱稻,稻秸搓草绳;种麻,捻麻绳、秆烧成灰当烟袋锅的引火灰(用火镰火石打火时的助燃剂)等。小米是产妇的主食,家有将坐月子的,谷子是必种的;家有开始吃饭的孩子,芋头是必栽的。这些有特殊用途的作物,收获后,如果哪家邻居没有种,要主动慷慨赠送,互通有无,这是传统。农业作物选介:
⑴地瓜。地瓜亦称红薯、甘薯等,传入境内近400年。民间传说地瓜是明代时从海外传入中国的,然而,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里记载:“甘薯,盖薯蓣之类……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晋朝人对地瓜已有明确记述,这说明地瓜从明代才传入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说是在明代的时候地瓜才辗转传到胶东,那倒有可能。地瓜的适应性强,对山坡脊薄地、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均有较强的耐受力。地瓜的入境,有效地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
地瓜是插芽栽培的。年前选择色泽好、块头均匀的地瓜留种,来年清明前后育地瓜苗。20世纪60年代前,农家在火炕上育瓜苗叫炕畦,在其他地方育苗叫池畦,以炕畦为多。70年代后,生产队在向阳避风的地方建回龙火炕,集中育瓜苗。在温度适合、浇水适中的情况下,两周后地瓜芽可长到六七寸长,这时即可选拔壮苗移栽。栽地瓜要提前把地瓜垅打好,先在耕得很松软的地里开沟,顺沟施肥,用犁翻土掩肥,打垅的犁翻起的泥土是倒向一边的,当肥沟两侧都过犁两遍之后,整齐的地瓜垅即成形。栽地瓜时,沿地瓜垅顶逐棵地插栽地瓜芽,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地瓜芽的根部,其他手指配合着向垅土中推挖,地瓜芽入土三分之二即为合适,松手放芽,地瓜芽周围自然形成一个拳头大的窝坑,全垅栽好后,逐个坑窝浇水醒苗,水渗入后,复土把窝填平。最初栽地瓜是大垅单行,行距90 cm,株距35 cm,垅高45 cm,亩栽1500多棵(俗语叫墩),后来不断进行改良,行距和株距均缩短,合理密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红皮、白皮、鹰嘴等地瓜品种。1945年,侵华日军打算在青岛建设大型酿酒厂,为备酿酒原料,他们在青岛周边村庄推广冲绳五号地瓜,1949年,这个品种从崂山传入境内。这种地瓜俗称一窝猴、老百号,瓜皮红,瓜肉白,淀粉含量高,一株多结四五个,产量较高。后来因黑斑病蔓延,逐渐被淘汰。1973年,开始推广烟薯1号,并用培育壮苗、集中施肥、合理密植、挖沟排涝、不培土、不翻蔓、夏栽蔓子头等新技术,使地瓜产量大幅提高。同年,午极镇北庄村一亩二分地的春地瓜,亩产4150千克;1978年,乳山口镇兰家庄村一亩夏地瓜,亩产3914千克;在当时,都曾引起过轰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麦、玉米、花生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地瓜不再是主粮了。20世纪末之后,农民栽地瓜或是为了吃稀罕、或是给制作粉条、生产淀粉的企业供应原料。
刨地瓜、搬地瓜都要格外小心,防地瓜皮破损、防霜冻。地瓜收获后,留足鲜贮的,余下的全部切片或用粗菜冲打成丝,放在场上、石硼上晒干,俗称晒地瓜。20世纪70年代前,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吃鲜地瓜。地瓜贮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地瓜稳在火炕上,一铺炕拿出一半的地方用墼侧起来垒成地瓜仓子,仓周边放麦秧或豆叶,地瓜堆满仓后,上面覆盖旧棉被等;另一种是把地瓜稳在搁棚上,用木杆或竹杆均匀搭在屋梁上,铺上笆子就形成了搁物的空间,叫搁棚,搁棚也叫顶棚。靠房屋檐口的地方,要用麦秧或豆叶填实。稳地瓜时,地上的人一篓子一篓子地把地瓜擎上去,上面的人从搁棚口接进去。70年代后,农户多在自家的炕下挖地瓜贮藏室,生产队为贮藏地瓜种在室外建设大型的地瓜贮藏室,统称地瓜窖子。
鲜地瓜烀着吃,地瓜干煮着吃,地瓜面做面条吃,吃法很多。鲜地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糖化,俗称倒秧了,这时晒制的熟地瓜干其味最正宗。地瓜浑身是宝,鲜地瓜叶子可以当菜用,煮豆汤、炒着吃、握菜团子都行;干地瓜叶子,浸泡回软后是很好的猪饲料。民间还有个关于地瓜的传说,孙悟空在跟师傅西天取经的途中听到了一个秘密,说地瓜有毒,只有萝卜能解毒,孙悟空就偷了一些萝卜种子,一个跟斗翻回中国,在空中把萝卜种撒下,中华大地上从此有了萝卜,人们吃地瓜就萝卜才得以平安无事。如果一天三餐都吃地瓜,容易引发胃酸过多,烧心胀气,这是地瓜的缺点。
⑵小麦。小麦是古老的粮食作物,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宜人、吃法灵活,始终伴随着人类繁衍。20世纪50年代前,小麦是低产作物,境内种植面积不大。那时农业基本无水浇地。推广化肥的初期,群众说化肥有毒,不肯使用,农业实行合作之前,逼着地主富民用化肥,眼见地主富民的庄稼长得好,化肥这才慢慢被穷苦大众所接受。那时吃顿白面饭是多数人的奢望,麦面要留在来客时、过节时才舍得食用。过节时蒸自用饽饽,多是要掺地瓜面,或多掺地瓜酵子(地瓜烀熟去皮后搅成的稠粥状),或掺入地瓜碴儿(干地瓜丝浸泡后剁成细碴子),均俗称撑包,可见当时小麦面粉的金贵。(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