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农业民俗(三)
当代小麦产量增加,浇灌、化肥、农药是三大增产主因。小麦品种很多,种植技术多样,无关风俗的,简而言之。境内是冬小麦,10月份耕地、播种,俗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前后最适宜”“早黍晚麦,十年九不得”,都在说小麦应当及时播种,播种晚了影响产量。20世纪60年代前,用畜力或人力拉犁耕地,劳动强度很大。耕地时,铺施基肥;开沟撒种时,再补施一次沟肥。旧时多是用勾勾机开沟,手工滤种,60年代后兴起用耧,70年代开始使用播种机。胶东秋旱多于秋涝,干旱年头,挑水播种小麦,无水可挑的,只能等天下雨,俗称靠天吃饭。70年代后,抽水机灌溉造墒面积逐步扩大,但输水管道达不到的山地仍需要人力挑水。小麦年前发芽、扎根,来年返青、拔高、分蘖、长穗、灌浆,有压实越冬、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系列的田间管理环节,环环相扣,马虎不得。
农谚“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麦收时季进入酷热、多雨的夏季,穗麦见雨即会生芽霉变。“豆黄一朝、麦熟一晌”“虎口夺粮”“春争日、夏争时”“收麦如救火”,许多农谚都在提示人们应该及早抢收小麦。麦子不晒干入库,不能说是小麦丰收了。20世纪60年代前,一镰一镰地割麦子,一车一车地往麦场上推麦子,用抡连杖、人力或畜力拉砘的方法进行脱粒,俗称打场,把打下的麦子扬净、晒干后,才能松口气;70年代开始,麦场用上了脱粒机;90年代以后,麦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收割机在麦田里边收割、边脱粒,用车载着麦粒回来晾晒就行了。人工收割的情况,仅见于山区小地块,因开不进收割机。
⑶玉米。玉米又叫棒米、棒棒,分春播与夏播。春播多在4月中下旬,地表之下10 cm的地温达到10℃时即可播种。播种时要施足底肥,农肥加化肥混合深施。行距40 cm、株距30 cm即可。用镢头点穴,每穴捻玉米种2~3粒,一亩用种子2千克左右。出苗后,每穴(俗称每墩)选择一棵壮苗留下,其他的拔掉。做好锄草、除虫、追肥、人工授粉等环节的田间管理。境内玉米生长期正是大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季节,对狂风暴雨造成的倒伏要及时扶正,出现干旱天气要抗旱浇灌。
20世纪80年代之前,境内玉米产量不高,玉米粑粑(饼子)是农家的稀罕物,烀地瓜的锅里贴张饼子,那是给劳动强度大的男家长准备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是吃不到的。有时妈妈会把一个饼子切成数块,孩子们人手一块,算是改善了一次伙食。收玉米是小孩子很高兴的事,砍下的玉米秸秆像甘蔗一样,咀嚼着甜汁盈口,俗称咂甜,那时缺油少糖,甜和香对孩子很有诱惑力。
⑷大豆。大豆又叫豆子、黄豆,起源于我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中的作物,菽,就是大豆。农民很早就认识到大豆的营养价值,一直是必种的作物。做豆腐、擀豆汤、生豆芽、馇渣等,大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境内多是种植夏豆子,麦收后立即播种。20世纪60年代前,民间说大豆能自造养分,往往忽视施肥。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豆根的内皮层,靠豆科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养分,而根瘤菌制造的氨亦回馈给豆科植物作养料,互惠互利。然而,靠根瘤菌产生的氨是远远不够,大豆是需要合理施肥的。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患水肿病,政府调拨大豆解救,喝下豆浆水肿就迅速消退,大豆救人无数。榨油后的豆饼,用于做猪饲料、追喂黄菸和苹果树等。
20世纪种植面积较大,选择介绍以上这四种,花生在特产中介绍。
【延伸阅读】农业学大寨田
1963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以后,农闲时组织劳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及兴修水利就成了农村的主要工作,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没有间断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的施政方针做了调整,不再提农业学大寨了。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标志着农业学大寨运动已成为历史。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大寨大队,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土石山区。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他们在贫瘠的山坡上修建梯田,开渠引水,搞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料,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3年,大寨大队遭受严重的洪灾,70%的房窑坍塌了,23%的耕地被冲毁,庄稼全部倒伏。但他们是些硬汉子,在大灾面前,竟提出三不要:不要国家的救济款、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物资。坚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当时的中国国情而言,确需要这样的农村,需要这样的农业,需要这样的农民。
那时期公社年年有项目,在战山河指挥部的安排下,调集各村青壮年劳力,整田埂、筑河渠、修水库;生产大队里也是年年有工程,平整土地、压沙还土、打井修塘。我的家乡海阳所镇西黄岛村的耕田多在山坡上,正适合建大寨田。建大寨田是有技术的,石砌的地堰要壁直坚固,整好的耕地要外撅嘴、里流水,即地堰高于地面,这种外高内低的设计,有利于水土保持。
以当时的海阳所公社西黄岛大队为例,副书记杜仁庆和第一生产小队队长杜崇河是整修大寨田的专家,年年率领社员修整大寨田,他俩并负责督导所有生产小队的工程质量。那时的人太苦了,肚子吃不饱,劳动强度大,抡锤打钎,劈石垒堰,手裂了口子,还得坚持着干。正是那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做了大地的上好画工,给我们留下了美妙的画卷,留下特色鲜明的农业人文景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土地肥沃了,粮食增产了,西黄岛大队成了山东省内知名的大寨村,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授予“农业学大寨模范生产大队”的称号。西黄岛人经常说,喝的是大跃进的水,吃的是学大寨的粮。所说的水,是指1958年修建的那两座小型水库。(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