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生活起居民俗之器物篇
本节重点记录日常生活所有的器物,生产工具、运载工具等,收录于其他相关章节。在历史的长河里,民用器物更新得快、消失得多。
灶具 距正屋屋门一步之处的东西两侧,用土坯(俗称墼)靠着墙壁垒起锅台,安上锅,盖上锅盖,即可做饭。锅的型号有五印、六印、七印、八印、九印的,旧时不论家口多少,家家户户都习惯用八印锅。锅盖是木制的,多是用杉木和梧桐木做的,这类木头油脂少,加热后没有异味。掺锅盖子不用钉、不用铆,在木板上开两道隼槽,嵌入锅盖梁即成。、蒸大饽饽时要加笼屉,垫高锅盖与锅口的距离。笼屉是先用茅草或葛子拧成粗绳,再按锅口外沿的大小,盘绳围成桶状,然后用麻线缝紧加以固定。笼屉高约1尺,会使锅内的有效空间增加很多。为防水蒸汽浸湿饽饽,蒸饽饽时不用木锅盖,用那种高粱秸秆串制成的锅盖,俗称格登盖子。与锅灶相关的工具有挑水的担杖、水筲、水缸、清水瓢、浑水瓢、浑水筲、笤帚、掏灰耙子、掏灰簸箕、风匣、烧火棍、火镰、火石、火纸头(火柴发明前的取火必备品)、火绳(用艾篙搓成的绳,保存火种或熏蚊虫用),等等。
炊具 案板、菜板、菜刀、菜冲、菜墩刀铲子、勺子、面板、大擀杖(擀面条)、小擀杖(擀饺子皮)、饺馅铲(用椴木或松木做的,挑馅包饺子)、搁梁(用木头做成的井字形的搁食物的架子)、搁帘(用胡秫秸或芦苇串成的搁食物用的垫帘)、稗梁(搁梁和搁帘固定为一体的,搁帘部分多用竹条)、柳编品有笊篱盘儿(盛地瓜、饽饽等食物)、小篓儿(放食物挂起来)、笊篱(捞面条)等,泥烧陶器有饭剩子(布满孔眼儿,扣住锅底,把地瓜等食物锅底水隔开)、龛儿(两旁带扭鼻拴上绳子可提着走的水罐子)、盆(沿口直径过尺的叫盆,小于尺的叫盔儿、再小者叫钵儿,小而深者的叫盂儿)等,20世纪60年代之后,陶瓷、搪瓷、塑料、铝合金等材质的盆儿逐步取代了陶器。还有筷笼子、碗柜、炊帚、面果模子、油罐、盐坛等。
餐具 碗、筷、饭盆、汤盆、勺子、羹匙、盘子(有柳编笊篱盘、陶器)、碟子、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筒、酒壶、酒杯、火锅、砂锅等。
仓具 囤底(用棉槐条或纣条编成,折子粮囤的基础部分),直径一般在1.5~2.5米之间,高0.5米左右;折子,用苇篾编结,宽尺余,长多为两丈。存放粮食时,先把囤底装七八分满,然后把折子立在囤底的沿口之内,继续装入粮食把折子填实,顺时针的方向,围—圈,装进一层粮食,越围越高。囤子,也是条编品,直径1米左右,高约1.5米(装粮时不加折子)。囤底和囤子是粗条编制的,内壁有缝隙,要用草泥抹平,泥干后即可使用。前面所述规格是家庭所用。20世纪50~80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队编结的囤底(用绳固定高粱秆编结的围箔代替苇篾折子)、囤子都很大,特别放在室外的,苫盖起来,一个囤子就是一间圆形小房子。
雨具 乳山沿海以雨衣为多,内陆雨伞为多。雨衣:多用土机布用缝制,用猪血着色后,再用桐油浸泡,捞出晾干即成。油起干很慢,夏季用雨衣,春天就得做好。雨伞:有油纸伞和油布伞两种,商铺从南方进货回来销售,当地人很少会制作。蓑衣:为老年人常用的遮雨用具,用蓑衣草自己编织,雨天可防淋、晴可防晒,上山干活累了,用来当垫子就地躺下休息。苇凉(即草帽):苇、麦秸秆、高粱秸等编成的,既可挡雨又可遮挡阳光。
粮食加工工具 碓臼:在石臼里用杵棒反复地捣,将谷子、高粱脱粒或者将粮食捣研成面粉。碾:由碾盘、碾砣、碾架子组成,靠碾砣在碾盘上转动碾压,脱去粮食外壳(糠)或加工面粉。磨:有干磨、水磨、拐磨等形制,把粮食磨成干面粉或加工成泊料(如做豆腐)。笸箩箱:柳条编制的平底大圆笸箩,罗面、盛面之用。簸箕:柳条编织,用于给粮食除糠去砂。罗:以樗木等轻质木的薄板弯成罗圈,在罗圈的一端镶上细网即为罗底(罗底有粗目细目之分,按所需面粉的精细度选用),用于筛面。20世纪70年代后,机器磨面取代了石磨。
盛物用具 斗:这种斗不是衡具而是盛具,盛放地瓜丝、熟瓜干、小杂粮、面粉等。斗呈扁圆形或圆柱形,座底与颈口略细,中间粗。斗的大小不一,大的可盛粮食近百斤。笸箩:主要盛衣物,衣箱形状的较多,一般的高在1~2尺、长在2~3尺之间。小型笸箩,小巧玲珑,可以提着走动亲戚。还有一种针线笸箩,无盖,放剪子、顶针、袜撑子、鞋袜底样子、针插(鱼形,布皮,内填棉花,用于插放各种型号的缝衣针)、线球等。从前,姑娘多为未婚夫缝荷包、纳鞋垫等,这都被视为隐私,所以,外人不得翻动她们的针线笸箩。斗和笸箩的材料,有柳编的、有纸浆做的、有竹编的、有苇编的、有木制的,前两种材质为多。纸浆做斗和笸箩,要用缸和坛或旧斗旧笸箩做模坯,往上涂抹浸泡好的纸浆,抹上一层,等到七八成干,再抹上一层,抹至预期厚度。最后一层可用旧布或皮纸,使之表面光滑。等完全晾晒干以后,再要用彩纸裱糊,爱美的主妇还要贴上精美的剪纸作品。匣子:多为木制,用途不同,形制也不同,如梳头匣子、首饰匣子、针线匣子等,做工讲究的,漆彩华丽,加上金银铜锡镶边包角,通体闪耀着艺术灵气。
其他日常用品 棒槌、敲衣石:用于打平衣服。衣裳刮子:铜质,类似桃子形状,下端尖若锥子,给衣缝刮浆用(从前衣服洗加浆定型)。烙铁:铁质,菱角形的烙铁头,铁杆末端装木把,烙铁头烧热后烫衣服用。鞋楦:做鞋时撑鞋帮用。鞋拔子:铜质,提鞋用。豆油灯、火油(即柴油)灯、玻璃罩子灯、蜡烛、蜡台、灯笼等照明的用具,等等。
【延伸阅读】用具选介
旧时,套笼壶和京箱这两样物件,极富情感内容和文化含义,一件代表家的温暖,一件代表离家奋斗之希望。
套笼壶 套笼壶是在壶肚子里烧柴加热的,境内叫套笼壶,外地叫茶催子或快马子。叫这壶时,方言发音“讨拢”,但讨拢二字与壶肯定是不搭界,如果写成饕餮,一是发音不全符;二是壶上并没有饕餮等动物图案。俗说讨拢,是吃饭贪婪、吃相不好看的意思,这与饕餮的另一种含义“贪吃的人”相近,但表意不靠谱,烧点水喝喝,与贪吃及吃相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它形状像捕鱼的套笼,写成套笼壶虽然发音有点不尽相同,但意思确切。套笼壶类似在中间放烧炭的那种火锅,个头却比火锅高多了。通常高33厘米,直径17厘米。外观为筒柱状,中间是炉膛。中间部分呈烟囱状,即下宽上窄的梯锥形。烟囱之外包裹着壶壳,囱壁与壶壳之间是空心的,这空心层就是蓄水区。蓄水区上方有个中空的圆形盖子,摘下盖子即可加水。壶盖的中空部分是为了能让烟囱上口凸露出来,方便烟火上升及添加燃料。壶的一面有把子,对称的另一面有壶嘴。握着壶把子,倾斜着就能把开水从壶嘴倒出来。使用方法很简便,用砖头或者石块,按三足鼎立之势做支架,放上套笼壶,就可以工作了。燃料对农家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了,玉米塞子、松树果、碎树枝、杂木块等都行。与别的烧火方式不一样,套笼壶从生火到添柴,都是从上往下投的。炉膛的上端既是烟囱又是灶口,这种把相反功能集于一处的能耐,唯有套笼壶吧。套笼壶以炉膛为锅底,火势集中,通体受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凉水烧开。来客人了,不用慌,几分钟后茶就可以沏上;干活回家口渴了,不用急,一会儿就能烧开一壶水。套笼壶虽然在城区已经不见了,但因其设计合理、用着方便,农家及船家至今仍在沿用。使用套笼壶的注意事项是,在街上或者院子里,要找一个离可燃物远的地方;在船上,要支在盆子里。在外的人每次回家,父亲第一件事就是把套笼壶支起来。老人与这微型小茶炉之间,显现一种情愫,在这直观的画面里,昭示着浓浓亲情。
京箱 进京赶考时提的箱子,所以称京箱。京箱是携带笔墨纸砚的专用箱,实用且吉利,在外做生意或其他谋职人员都喜欢带在身边。京箱是木制品,长与宽一般都是35厘米,厚(高)15厘米,结构分两层:一层是抽屉,从一侧面拉开。抽屉槽内设隔断,分别用于装笔墨砚台。抽屉门的拉手是两用的,开启时作抓手,行走时作提手。提着抽屉行走,这需要可靠的固定物,那固定物就是锁。锁上,抽屉也就固定好了。拉手和锁鼻都是铜质的,其下面都有雕纹铜板作护木。另一层是掀盖(在抽屉上方,有木板与抽屉隔开),盖子掀开,内有一木质压板,把叠好的纸张放进去,用压板固定。最奇的是这盖子上面的雕刻,多数情况是,下有对称的山石,上有几朵牡丹花,中间有两只喜鹊登枝。喜鹊脸对脸儿,像是考前在讨论考试题目,也像是考取后在互道祝贺。所雕之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盖子的锁鼻也是铜质的,锁鼻下也有花纹铜板作装饰。境内泽上村张书高家的京箱保存完好,200多老物件,紫漆仍然发亮,铜饰仍然发光。(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