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生活起居民俗之服饰篇
衣着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有时也随政治因素而变化。这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服装在遮身暖体的同时,人们又赋予它扮靓塑美的功能。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都是服饰文化的内涵。乳山旧时的衣着特征,也不外乎这两点,在遮身暖体的前提下,尽量在用料和款式上讲究扮靓塑美。
●服饰综述
【方志链接】1998年版《乳山市志》
民国期间,城镇绅商之家男子夏季多穿单大褂,冬季多穿左大襟长袍,外套马褂或短坎肩,着宽腿长棉裤,黑色棉织扎腿带,并随季节和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红顶瓜皮帽。脚下冬着毡靴,平日着平底布鞋或皮鞋。女子冬季穿棉旗袍、长棉裤扎腿,夏季多穿绸缎短袄或旗袍,不露臂,下身穿绸缎便裤,脚穿绣花鞋。男性服装为黑、白、蓝三色,女性服装讲求艳丽。中层居民服装款式与绅商阶层区别不大,但质料多为棉布,自做自穿。农村普通居民上衣男女均穿手纺土布代襟短袄,下身着宽腰直裆便裤。女性短袄喜爱镶边,俗称沿边,青、中、老不同年龄分别镶红、绿、蓝边。民国后期,男子改穿对襟短袄。入冬后,农民惯用布带扎腰,干活时,将衣角掖入腰带下。老年男女一般扎腿,老年男子多内穿夹裤,外穿套裤(吊在腰带上的短腿无裆棉裤),以方便从事体力劳动。男子冬季多戴瓜皮帽、满头撸帽,脚穿芦苇编制的草鞋和自制猪皮绑鞋,夏季戴苇笠、草帽。女子不戴帽,穿纳底绣花鞋。贫苦农户与一般农户穿着相同,但衣服上补丁较多,向有新三年、旧三年、裢裢补补再三年之说。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衣着逐步向时装化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受苏联影响,城镇干部、工人、青年学生中一度流行列宁服。50年代中期,男青壮年时兴中山服、解放帽,冬季时兴反领小大衣。女青年流行用各种机制花布制作的连衣裙、外套。农村老年人服装与建国前无变化。至50年代末,城镇中流行的服装款式开始于农民中流行。70年代,男女装款式以上衣宽阔,下衣筒式窄腿为美,布料质地除棉质外,化纤及化纤混纺面料流行一时。老人中旧式对襟褂、直裆裤被淘汰。鞋的种类式样发展到皮底布鞋、胶鞋、塑料凉鞋、皮鞋、皮靴、拖鞋等。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衣着观念由实用耐穿转向求美求新。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多彩,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多选购成衣或购料加工。毛、麻、羽、革高档质地衣料开始流行。服装新潮多受艺术界名流、外国人影响,先在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城镇逐步波及农村,流行服装更新节奏加快。80年代初期,中青年男女着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为时髦,上衣流行西装、运动装、棒针毛线衣,穿军便服者渐少,老年男子仍穿中山服较多。80年代后期,中青年男子流行宽裆老板裤、夹克衫、西服、面包服。中青年女子流行健美裤、蝙蝠衫、西装套裙、落地裙、短裙、连衣裙和露臂旗袍。进入90年代,各种款式新颖、艳丽的中青年女子服装亦于老年妇女中流行。
●布料与成衣
旧时手织土布曾是乳山居民唯一的衣料来源。土布有葛布、麻布、棉布、绸布等,即以葛、麻、棉的纤维组成的粗布,绸缎贵重,一般百姓穿不起。清末,葛、麻纤维退出衣料之用,用于做渔船的缆绳、渔网的网纲等。那时户户种棉花,自纺自织。自织布民间叫法挺多的,有家织布、梭子布、土布、小布等名称。棉花纺线设备有棉花弹子、纺线车等,有了线才能上机织布。家用织布机多是用梨木、枣木做成的,有卷经线的机头、走纬线的梭子等部件,形制介绍起来较麻烦,现从影视中还可以看到。家织布面窄,幅宽一般只有1.2尺。最初给布着色,多是用大黄、桑葚等各色植物作染料。后来催生了一个行当,叫卖颜色的,串村走街地叫卖。民国时,进口的棉布、棉线渐多,叫洋布、洋线。洋布多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富裕点的农民,买些洋线回来,用土织布机织成布。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化学纤维的衣料逐渐兴起。服装穿着或劳作时,配有裤带、腿带儿、围裙、套袖等。选录部分服装:
长袍 又叫长衫、袍子。根据季节,长袍有单袍、夹袍、棉袍之分,单袍又称大褂。在隆重场所,棉袍只能当内衣,因其针腿能从表面看出来,所以还要外罩一层大褂。俗语“常穿袍子能遇到亲家”,可见长袍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旧时长袍是男性礼服,出个要紧的门,即使自己买不起长袍,也得向人借着穿。长袍为右腋下开襟,从前面看不到扣子。长袍下摆到腿背,穿着没法劳动,当日常服装的,多是官员及白领阶层。清末民初,长袍演变得又短又瘦,加上了立领,分成掩襟、半掩襟(长袍大襟所遮住部分称襟)两种,并在掩襟处安衣兜,装随身小物品。虽经改进,但穿着还是不方便工作,共和国成立不久,长袍逐渐匿迹。
马褂 据说是因为便于骑马而得名。有对襟马褂、大襟马褂、琵琶襟马褂、翻毛皮马褂等样式。对襟马褂和大襟马褂,除开襟位置不同,褂长及腰、两侧开禊、平袖及肘等都是一样的;琵琶襟马褂,状似琵琶故名,是一种缺襟马褂,右襟下端短缺,另加一块,以纽扣联之;翻毛皮马褂,是将皮毛翻露于外,冬季罩在衫袍之外,装饰和保暖功能均有之。清朝民间不得用黄色布料做马褂,黄马褂是皇帝特赐服装。穿马褂的旧乳山人,多是达官显贵;平民男子,只是在结婚时购置一套,平日里并不舍得穿。
旗袍 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后经汉族女性不断改进。公元1929年,民国政府公布为国家女性礼服。旗袍摆侧开衩,右衽大襟,有开襟式、半开襟式之分,单片衣料,立领、盘纽、收腰,无袖或短袖。旧时,旗袍在乳山说是新娘的婚服较贴切。心灵手巧的女人,裁缝绣制出来的旗袍,只结婚时穿一阵子,婚后就收藏起来了。当日常服装穿的,多是有身份之人。那时穿旗袍,穿好裤子很重要。小脚女人还要裤脚加绑腿,另种风格。
中山服、军装服 民国时期,政府工作人员多穿中山装,中山服是明兜,穿时很可体,后来普及到一般群众。至20世纪60年代,兴起穿军装,取代了中山服的普遍性,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人人都穿军便服,军便服暗兜(俗称抠兜儿),穿时宽松舒适。
褂子 又称衫。穿着简便灵活,不影响劳作,受人欢迎。清代多是大襟,长可及膝;民国后改为对襟,两襟前都缝着外兜,左胸加缝一个小衣兜。
夹袄 形如褂子,有表有里,大襟、对襟都有,为春秋季节的上装。20世纪50年代后春秋衣兴起,夹袄在陆地上被淘汰;夹袄易穿易脱,渔民坚持着穿,因落水逃生方便。
棉袄 有大襟、对襟之分。大襟棉袄在老头及妇女中流行。在上衣的表里之间絮以棉花。老头穿棉袄以长布带扎腰,俗称扎腰布带,将烟袋、烟袋荷包、火镰火管等插在腰带上。因对襟棉袄长至臀部,故称撅腚棉袄。
衬衫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装衬衫兴于农村,很受青中年人的欢迎。夏季可做正式着装。
坎肩 分夹、棉二种,深秋及初冬时节穿。加于外衣之上,热了取下、冷了披上,灵活便利。有精美绣花、四周垂流苏的坎肩,也是妇女点缀漂亮的饰物。
背心 又称汗衫。一种为没有袖子的对襟小褂;一种在两肋间用三根布条连结后身与前襟;一种身为筒子形、肩有背带,达头套着穿。
长裤 有单裤、夹裤、棉裤三种。从前男女裤子式样相同,镶腰、宽裆,穿时裤腰向左侧扭折,称扭裆裤子。
短裤 外穿的裤腿较长,男子夏季着装,称大裤衩子;裤腿短者为内衣,称裤头或三角裤头。
开裆裤 裤裆前后开口,背带,五六岁之前的小孩子裤子,六七岁后改成人式的封裆裤子,俗称孩子已搿裆。
皮裤 渔民冬季出海必穿皮裤,防寒防水。多是用狗皮、羊皮缝制。
裙子 妇女的重要服装。绣花、镶边,式样千姿百态。
肚兜 长菱角形,前有上领,下摆稍圆,肚兜的四个缝有背带,上两条背带系脖子后,下两条系后脊梁。是妇女儿童多有肚兜,儿童用于护腹,防肚子着凉;妇女兼有文胸的作用。肚兜上多绣有精美的吉祥图案,底色多是红的,所以又叫红肚兜或红兜兜。
●鞋帽及佩饰
帽子的款式很多,有毡帽、瓜皮帽、棉皮帽、虎头帽、三块瓦帽、风帽、秋帽 、礼帽、眼前喜帽、学生帽、橹头梗帽、鸭舌帽、军便帽等;辅助御寒或防尘的用品有围脖、头巾、耳捂儿等。鞋袜的品种也很多,有布鞋、皮鞋、胶鞋、牛鼻子鞋 、毡窝、靴子、虎头鞋、纳底鞋等,配有袜子、鞋垫儿、鞋拔子、包脚布等,选录两种特殊的鞋:
绣花鞋 从前女人裹足,脚小而有三寸金莲之称。她们的鞋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多是木头鞋底,锦缎鞋面,鞋面底色非红即绿,绣上太阳、凤凰、牡丹、金鱼、蝴蝶、蝙蝠等美丽图案,栩栩如生地绣满了绣美了鞋面。裹足是封建时代的恶习,民国时期虽然开展了放足运动,但缠足恶习在乳山并未消失,到公元1941年牟海行政公署成立之后,妇女缠足的陋习才彻底被禁止。
猪皮绑 旧时渔民的必穿之鞋。做绑的猪皮,不需煺毛(毛朝外用),无需制革,将鲜皮刮掉油脂就行了。根据脚板大小,将猪皮剪成长方形,前长后短地折叠成鞋窝子。猪皮四周密密地打着扣眼,扣眼里穿上细麻绳,拉紧麻绳,绑就固定在脚上。里面放些麦秸草、玉米袄等,软乎暖和。这种鞋看起来臃肿,穿起来舒服。猪皮耐磨、不易被锐石、牡蛎壳伤着脚,御寒、防滑、轻便,很受渔村人欢迎。绑用完后,挂起来晾干;下次再穿,放入水中浸泡,泡软后,擦干表面水即可用。
佩饰 从前,佩饰几乎是妇女的饰物的专称。乳山女子有佩戴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绢花、发卡、珠花等首饰的习惯。质地或金、或银、或铜,视经济能力而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人佩戴首饰,80年代之后,佩戴之风又起,且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女人戴戒指、手镯、项链,有些男人也戴。(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