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农业民俗(一)
20世纪50年代之前,境内农耕文化是主流,农俗是所有俗项的根基,即使打鱼的人家,多数在陆地上也有个亩八分的薄地,养蚕、淘金、晒盐、做生意的,多为富余劳力在从事家庭副业经营。境内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作法,为再生产服务、为过日子服务,并融入了儒家、佛教、道教的一些文化理念,形成了有农村、农业、农民特征的风土人情,即使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在农村的环境中熏陶久了,亦会烙上农耕文化的印迹。所以说,想了解乳山境内的习俗,以了解农业习俗为要。先从方志中了解一下农业史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旧时的农业民俗。
1998版《乳山市志》353页载:“乳山市依山傍海,地形地貌复杂,山、丘、泊、滩皆有,光、气、热条件良好,水资源较充足,农、林、牧、副、渔各业俱全。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四大作物为主,辅以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林业以经济林为主,防护林、用材林兼有;畜牧业以饲养猪、鸡、鸭等家畜禽为主,兼养牛、马、骡等役用大牲畜和羊、兔等饲草动物;副业以家庭手工艺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渔业以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并举。”
●农田农言
乳山的耕地从地势上分,有山地、泊地(平原地)、半山半泊地(丘陵地),以丘陵地为多;从土色土质上分,有黑泥地、黄泥地、沙土地,以沙土地为多。1949年统计,境内共有耕地103万亩,人均2.6亩。
民国《牟平县志》卷5第12页载:“本县无大地主,有田者百亩者,即称富家,故佃户绝少,而自耕农居十之七八,半自耕农与雇农居十之二三,半自耕农者,田有不足租人之田,其所收获,或与地主与租户平分,或地主十分之四,或迳缴租粮与银,以不超过地所收之半为标准,雇农者,雇约率以一年为期,雇资每年自三四十元至七八十元不等。本县因赴外营业者多,当地农工,恒不敷用,故土田虽少,雇工恒来自外籍。”
农民上山下泊干农活,需要频繁地使用的地名。乳山地名最大的特点是山中有山、湾中有湾。比如,岠嵎山是院里周围群峰的总称,而群峰中的各个山头也以山为名,如其主峰叫玉皇山。再如,塔岛湾湾中还有许多叫湾的小地方,如小海子湾、沙净湾等。在乳山,山和湾等地名用字,区别不出自然实体的“辈分”。村里村外的每一个地方,农民都习惯给起个小地名。物体、方位,加上物体的形状、颜色,是起地名的常用元素。如东井、东港道、西塂梁、西马栏、南泊磨、南石硼、北碾台、北石坡、姜家后、张家前等。小地名也是分级的,比方在那个叫西塂梁的山梁上,还有许多部位性(甚至细化到了地块)的名字,如拨槌子、剪子埂、刀把子、老鹰嘴、黄酥巴。一提这些小地名,本村人马上就能知道所指的位置,而外人想弄明白则需要费很多口舌。也有些是经文人雅化而趋吉的地名,如周高中低的地形,俗称窝落、窝垅,按谐音取名卧龙;像旧官帽形状的,就取名纱帽山、纱帽顶;像搁笔的笔架那样,就取名笔架山。
庄稼人也有自己的行话术语,比如,用镢松土叫刨地,用犁松土叫塌地,用耙将土摊平叫抄地,用脚踏实松软的泥土叫耪(与耪字本义相反)地。犁犋叫吕犋,吕驴谐音,旧时多用驴拉犁;吕侣谐音,犁犋有扶有拉,单人无法使用。用镢划着土壤开沟叫耧,用手直接播撒种子叫滤种(豆子先点穴窝再放豆种叫捻种)。从猪圈往外抬粪叫出粪,把板结的粪堆用镢头打细叫捣粪,往地里运粪叫送粪。育苗叫畦(方言音席),畦地瓜、畦茄子、畦辣椒。播撒种子繁育的作物叫种,种小麦、种花生、种棒米;育苗或用根块繁育的叫栽,栽地瓜、栽地豆、栽芋头、栽辣椒、栽树等;植是中性的,与种与栽都可连用,种植、栽植、培植、植树等。贮藏叫稳,稳地瓜、稳芋头、稳粮食。
庄稼的播种与收获有季节规律的限制,单个家庭无法应对时限性很强的繁重农事,农村实行合作化之前,靠邻里互助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搿犋互助:俩家人加上所养的牲口,搭配起来统一使用。先干哪一家的,一般是年长、辈大的为先。干完这家的活,再去干另一家的。不付工钱、不管饭,谁家出的人力多、畜力多,从来没有计较的。二是相遇帮忙:这种帮忙多是事先没有约定的,遇到邻居或其他村人在干活,插上手就帮助干。不光是送粪耕地、打垅捻种、收割搬运等繁重农活,即使是推磨压碾、剥棒米粒、扒花生仁等家务劳动也是如此。大家边干、边说、边笑,会将劳动的枯燥抵消。饭前干不完,各自回家吃完饭回来接着干。三是拉把弱者:家有病人、鳏寡孤独的,五服内的本家本党的,在农忙期间或有其他大活计的时候,都会主动前来帮助,受助者也不必客气,这是风俗。
田里的农作物,俗称庄稼,境内历史上种植过的庄稼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古称粟)、黍子(脱壳后称大黄米)、稻子、糁子、荞麦、地瓜、芋头、土豆、豆类(大豆、豌豆、绿豆、串豆、赤小豆、黑豆、芸豆、扁豆)等;种植过的棉油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红麻、苎麻、蓖麻、芝麻等;种植过的蔬菜,萝卜类有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等,瓜类有冬瓜、南瓜、玉瓜、胳膊瓜、丝瓜、茭瓜、佛手瓜、西瓜、甜瓜等;叶菜类有白菜、韭菜、芹菜、香菜、莴苣、茼蒿等;调味类有葱、姜、蒜等。地瓜未传入之前,境内以种麦、谷、糁为主,三样主粮产量均低,稍有风雨失调,即出现饥荒。后来地瓜、玉米的普及,至清末民初,粮田格局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地瓜、小麦、玉米、花生“平分秋色”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村的条件十分艰苦,跳农门、吃商品粮是农村青年的向往和追求。离开农村,吃国家粮,叫端上了铁饭碗。那时代,地瓜把人吃腻味了,能吃上米面饭就是改善生活。当兵、考学、招工等通往城镇人口的途径上,挤满了跃跃欲试者。曾有个笑话,说某青年去参军,第一顿饭,捧着大馒头高兴地说:“我就为你来的!”正好被路过的连长听到了,部队以入伍动机不纯为由把这位新战士开除了。当时的农村,不思外出或无力外出的,男的会被说成打牛腚的、修理地球的、面向黄土背朝天没有出息的、牛节箍搭脖梗子上一辈子的;女的会被说成刷地瓜油锅的、打锅台转的、推磨压碾的、看针线笸箩的、抬靖孩儿的,语含戏谑,反映出那时农民的窘况。(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