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银行制版印钞厂在乳山的岁月(下)
这样一来,北海币就增加了“壹元”“伍元”“拾元”等大面额,制版、印钞和发行北海币的任务加重了。当时北海银行只有印票的设备,没有制版的条件,小面额的票版也是从大城市伪装带出来的。例如,先由青岛一家制版厂制成“冥府银行”的版,带回来后,印钞厂再把这四个字抠出去,换上“北海银行”字样印刷。这样长此下去根本不是个办法,必须要有自己的制版厂才行。而要办这样一个厂子,绘图、照相、影印、烂版、修版等工序缺一不可,没有一整套人才是不行的。胶东行署主任曹漫之也非常着急,亲自过问。行长陈文其发动大家,通过各种关系寻找这方面的人才。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上海陆续物色到七位专门人才,他们多是胶东人,为首的是文登的于鲁若、于宗棠,只有绘图员臧文卿是上海人。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毅然放弃上海的优越环境,乘小帆船来到条件艰苦的胶东抗日根据地,贡献他们的才能,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大批制版材料和设备。1944年春节后,包括厂长、炊事员等在内共11人的胶东北海银行制版厂在境内冯家乡马家庄村成立。这在当时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中,是唯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制版厂。
全体同志精神振奋,废寝忘食,紧张地安装调试设备,绘图制版,尤其臧文卿的绘图很紧张,“北海银行”四个字也是他写的,经常加夜班。终于在当年五一节前,正式制出第一批合格的“伍元”“拾元”的票版,为解放区北海币的发行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厂正常运转后,制版任务非常繁重,起初只为胶东制版,不久就陆续接受总行安排的给渤海分行制版的任务。日本投降后,又为东北银行制版。同时,不仅制钞票版,也担负着其他的制版任务,如,为胶东《大众报》(胶东区党委机关报)、《胶东画报》及胶东行署、胶东军区、胶东文协、胶东战邮等单位印刷书籍、资料、文件制版,其中为《胶东画报》制版最多,《胶东画报》社社长鲁萍曾称赞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制版厂,这是我们的骄傲。后来随着任务的需要,人员也陆续增加。截至1945年底,共制出各种铜版、锌版达7000余块,共18500吋,最小的版块只有1吋。
三、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来到崖子村
抗战胜利后,胶东印钞二厂与设在栖霞的胶东印钞一厂及制版厂合并为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迁至境内崖子村。胶印车间只有一台日本造的胶印机,安装在足有四五间屋子大小的平房里,一次可以印8~10个票面。机器的动力来自安在院子里的一台汽车发动机,用一根又宽又厚的皮带传动。但安装在一座大庙里的两排铅印机却都是人力蹬机,由工人站在机器后面,用一只脚拼命地蹬,累了就换另一只脚;两只手也有分工,一只手往机器里续纸,另一只手取出印好的钞票。工人们紧张地工作,许多困难都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的。上版、装墨、印刷、检封、过数、打码、盖章、再次检封,直至成品打包,各程序有条不紊,最终成品用白布包起来,用针线缝严,登记之后就可以出厂,最终走向市场流通。
1945年10月,中共东北局决定由东北银行发行“东北地方流通券”,面值有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5种。该券为东北地方法币,以1元等于伪满币10元投放市场,主要流通于东北部分解放区。遵照上级指示,北海银行胶东印钞厂分出一个车间,由厂长王联志带队,几个人秘密从龙口上船,印刷品和版样严密包装好,在船底下水中拖着走,到庄河下船后继续前行,与丹东市的诚信印刷厂会合,利用这里的四五台“老虎嘴子”印刷机,印制“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为巩固和扩大东北解放区作出了贡献。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国民党军队向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山东成为重要战场。为安全起见,秋天时印钞厂向北深山转移,搬到了东夼、泽科两个小山村,热情的山区老百姓早就把房子腾出来了,让工厂安装机器,并且帮助封锁消息。在人民的支持下,印钞厂很快恢复了生产。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东海,7月逼近印钞厂驻地,印钞厂随即停止生产,印钞机等设备全部拆卸涂上润滑油,深埋在沙河里,全体工人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胶东保卫战打了4个多月,国民党军6.3万人被歼,胶东战局从根本上扭转了。1948年初,位于东夼村的印钞厂又开工了。4月27日,山东兵团攻克了被国民党军称为“鲁中堡垒”的潍县城,使山东解放区从东到西完全打通,连成一片。印钞厂奉北海银行总行命令西迁到鲁中临朐县孔村。
创建于抗战初期的北海银行,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其全部活动具有“战时金融”和“地方金融”的特点。北海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主币,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山东解放区乃至华北、华中解放区的本位币。北海银行为山东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海币的发行,设在境内的北海银行印钞厂、制版厂功不可没。
编辑: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