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崧与《幼海风土辨证》
张崧,字洛赤,号钟峰,乳山市午极镇泽上村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出生于一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生质异敏,经史过目不忘,甫弱冠,即岿然成立,文名甲东海”。清雍正四年(1726)中举,第二年春天进京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贡士,但春风得意的他却在殿试上失利了。据说是因为说了“无书不读”一句过头之言而引起皇上不悦,故金榜无名。后经考官力奏,才被列为明通榜(即副榜进士,在民间也尊称为进士),授出缺学官。此后运气不佳,四试不第,遂不求仕进,更加致力于学问。
文登县大水泊有个工部司官于熙学(字无学,晚号秋溟),藏书之丰闻名遐迩。张崧得知后喜出望外,便登门求读。于熙学也景仰张崧才华,当即邀来自家设馆任教。张崧寓居其家11年,如饥似渴地将于家东始山房所藏的数万卷图书翻阅殆尽,其学大进。乾隆十六年(1751),登州知府张勤望重修莲洲书院并改名为瀛洲书院(位于蓬莱)后,仰其硕德博学,敦请主讲,聘为书院山长。张崧如鱼得水,凡他悉心教授的学生,都成为一时名士。于是,张崧声望更大,著作更丰。此期间他先后有《山蚕谱》《幼海风土辨证》《北菌谱》《白蜡虫谱》《修志管见》等27卷著作问世。
张崧治学颇重实用,是清代很有名的地方学者。从他著作的题名和内容上看,涉猎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致力于地方史书的编纂,对当地自然地理、历史古迹方面的著作,他更是求真务实,善于辨证。《幼海风土辨证》就是他博览群书,亲到实地,遍访耆宿,认真考证辨析而成的典型之作。光绪《山东通志·艺文志》著录有《幼海风土辨证》《修志管见》《山蚕谱》《白蜡虫谱》《北菌谱》,今均藏于山东省图书馆。清人宫卜万在《牟平遗香集》卷八中云,张崧“常以吾邑文献缺如,遂举郡县沿革、古迹暨山川、物产之异,裒采群书而讨论之,辨其讹舛,颜曰《幼海风土辨证》十四册及《修志管见》一卷,稿未定,尚秘藏于家。”
遗憾的是,最有学术价值的、他付出心血最多的《幼海风土辨证》写出后,由于资金原因未能付梓,后来他的曾孙张存素把底稿送到济南商务书局,结果也因交不足钱而未能出版。由于张崧“文名甲东海”,是地方有名的学者,故此书还是被推崇,地方政府、士人百姓颇为重视。清同治《重修宁海州志》、民国《牟平县志》等许多史籍收录了他的一些文章,引用了他著作的一些章节,光绪《山东通志》也收录了张崧的书目。以民国《牟平县志》为例,在《文献志·通纪》中,有地名沿革、灾异等7条记载后面注明“采《幼海风土辨证稿》”。在《文献志·杂志》中,收录了张崧关于境内众多的石剑、沿海一带的古土寨、岛民内徙、金清(采金)沿革等杂记、轶事的考证,可见影响之大,权威之重。
例如,在《幼海风土辨证稿》中,张崧用1400多字对文化名山岠嵎山进行考证和描述,他援引许多历史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敢于质疑并纠正《齐乘》《读史方舆纪要》《登州府志》等前志史籍所记错误,不但把岠嵎山的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而且对岠嵎山的景观也描绘的栩栩如生,使阅者如临其境。他写道:
岠嵎山,《焦志》云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山有古岠嵎院,本隶宁海州乳山乡。自雍正末该四卫为县,乳山乡割入海阳县,此山遂为海阳之东北境,西与铁官山为邻,东则与三伏、雾旗诸山相望也。其主山土人名为大石山,四山皆石,兽蹲人立,拔地倚天,百千其状,清流急湍,琴锵筑鸣,青松丹栎多生石罅,虬枝偃盖,蔽亏天日。
接着张崧对已有史书的不确记载进行辨误:
按于钦《齐乘》,以栖霞之金山为岠嵎山,又牵莱阳之黄银坑混而一之,固谬。文翔凤《东极篇》又以栖霞之锯齿山为岠嵎也,亦误。《宋史》云:庆历六年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屡震,彻海底有声如雷。沈括《梦溪笔谈》云:登州巨嵎山,下临大海,其山有时震动,山之大石皆隤入海中,如此已五十余年,土人习以为常,莫知所谓。巨同岠。又《金史》《仆散安贞传》:大安三年,杨安儿与张汝楫攻劫州县,为安贞所败,安儿与汲政等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舟人曲成等击之,坠水死。观此,则岠嵎山之濒海可知矣。登州十邑九近海,惟栖霞环居其中,四面皆与海远,金山、锯齿山之石安得颓入海中?安儿欲走栖霞又安肯乘舟入海耶?《焦志》以石山为岠嵎最为得之。
盖北自七姑顶、马鞍山、竹庵山、余皇山以及英石山、横山、菩萨顶、锦屏山,南至草岛嘴、东斗崓支峰,蔓壑周六七十里皆此山也。大石山之前牛角崓之后有古寺曰岠嵎院,旧碑云唐贞观中尉迟公奉敕建,此事不见于史。然宁海城东之弥勒寺、老子山前之七祖院皆同时所建,相传为海上共二十四院,皆当敬德遗迹,七祖院唐碑犹存,虽石刻剥落而贞观十四年字分明可见,则此山之称岠嵎自唐已然,《齐乘》之误无疑。而太青以锯齿为岠嵎,亦得自流俗之口未遑深考也。
岠嵎院背枕积石,层崖欲落,南向空阔,一水横抱,四山如屏。东来一径,缘溪而入,曲折幽杳,绝不崎岖。峰回路转,忽见梵宫翼然临于溪上,修修释子,渺渺禅栖,此山谓矣。自此而西两山夹涧,长松奇石,骇人胆视。再转而北,其西山有莲真洞,深广如数间屋,羽士所栖也。攀援而上为玉皇阁,自阁北转半里余有火龙洞。入洞北行透出山后,对面石崖壁立,瀑布飞注而下,高十余丈,奔荡之音聒耳,对面不闻笑语声。激而为潭,清洁汪洋,是为朔水,汪最为一山之胜慨。
接着,又对七姑顶(一作七箇顶)、马鞍山、竹庵山、余皇山(又称玉皇山)、英石山、锦屏山、菩萨顶、草岛嘴等的位置、形状一一作了描述,可谓详也。可以看出,他观察事物之细致,治学之严谨。他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被乾隆《海阳县志》大量引用。
清时岠嵎山属海阳县,乾隆七年《海阳县志》把其列为十大景之一。岠嵎山有悠久的文明史,隋唐时代这里就建有佛教寺院岠嵎院。岠嵎山不仅山高林密,景观奇险,还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文人墨客吟咏岠嵎山的诗文颇多。张崧也写了《岠嵎院题壁》诗一首,被光绪《海阳县续志》收录,诗曰:万石嵯峨处,深岩古洞开。白云仍满眼,元鹤不重来。客拂砖为砚,僧持叶作杯。登临乘兴志,赋句愧无才。
张崧这部记述和考证胶东地方史料的手稿《幼海风土辨证》,留传近300年,不知经过多少读书人的手,我们现在只能在山东省图书馆的古籍部里一睹它的风采。现存的《幼海风土辨证》手稿有12册(原14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图书馆从民间收购的,目前依然保存完好,约30厘米长、15厘米宽的纸张,摞起来约30厘米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字体娟秀,字迹清晰,时有修改之字跃然行间,目睹此书稿,令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张崧的《幼海风土辨证》,既有历史研究价值,又有现代利用价值,比之其他志书,某些方面较为详细,可补史籍之缺。是研究胶东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人文及风土习俗等诸方面的珍贵文献资料,是张崧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虽然未有正式刊出,但史志界仍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地方志的重要参考和佐证。
由于这部记述和考证地方史料的善本手稿具有较强的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已成为山东省图书馆宝贵的古籍孤本。
张崧不仅文名甲东海,也是忠良臣,品行堪称楷模。乾隆二十年(1755),已是58岁的他出任河南省卫辉府滑县知县,滑县属冲剧大县,事务繁杂。这位千里迢迢来自胶东的知县,不忘祖训,居官清廉,勤政爱民。上任伊始,正遇上方下派一次大的徭役。按以往定规,征收赋税都是重派民赀,当事者可因得中饱。张崧革除旧规,减其半征收并按数上缴,多余的千多两银子,则全部退还给地方,自己分毫不沾,因而深得民心。后值江南赈灾,滑县碾谷万石,一日而集,张崧亲往河岸码头发运。第二年又值滑县特大水灾,人民流离失所。张崧心急如焚,一面迅速向朝廷申报灾情,一面立即拿出自己的俸禄,设灶施粥,尽己所能救急救难。救灾款粮发下后,他又亲自筹划分发,并四处察看灾情,风栖露宿,心力交瘁。他还力倡富者捐钱捐物,以充实救灾款粮的不足,一直奔波到麦熟方告结束,“饥民全活者一万五千余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到任不到三年的张崧就劳累成疾卒于任上。家人扶灵柩返里时,滑县士民设帐沿路相送,直至离开滑县境内,仍络绎不绝。张崧的学生、拣选知县冷泮林为其撰写的碑文称:张崧“德行文学,师表一郡;抚字心劳,滑人称为神君”。(高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