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方志家于清泮


于清泮,字芹泉,又字琴泉,乳山市大孤山镇八里甸村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幼时家境贫寒,发愤读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据说于清泮中举后,就在他姥姥家门前树起高高旗杆,让那印有“文昌”两个大字的黄色旗迎风飘扬,以感谢含辛茹苦资助他读书考取功名的姥姥。

宣统元年(1909年),于清泮因道德端正、事亲孝顺被举为孝廉方正,但他自辞不就。清制,孝廉方正赐六品服备用,多授以知县等官,但此科晚清冒滥颇多。于清泮坚辞不就此科,表面上是他不愿图虚名被人议论,而实际上,思想进步的他已于1907年秘密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担任宁海州同盟会负责人之一,致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工作,自然对腐朽没落的满清政府是不屑一顾了。但是他的才华横溢和道德为人却是大家公认的。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首届山东省议会议员开选,偌大一个山东省仅有132个名额,要想选中大为不易。但于清泮以其名闻遐迩的道德学问以及在地方上的口碑和声望,不仅在首届省议员选举中胜出,而且在三年之后的第二届议员选举中亦获连任。1918年第二届省议员任职期满后,1920年始任民国山东省公署顾问兼秘书。1921年又被选为民国山东公署众议员。1932年又被选为民国山东省政府参议。

于清泮一生在推动和发展地方教育上贡献很多。据《烟台历史名人》记载:“烟台辛亥革命发起人之一,河北大学校长邹秉绶,1907年到牟平与该县同盟会领袖李书润、于清泮等建小学十几处,实行男女同校。”此间,作为地方名士,于清泮利用自己的广泛社会影响倾力而为,与同仁一道,大力兴办学校,普及教育,开启民智;而此举中实行的男女同校,则开当地教育之先河。1907年任宁海州师范传习所及高等小学教员,1909年任宁海州小学堂堂长,1911年任登州初级师范学堂堂长,1922年出任我国最早的水产试验研究机构——山东省立水产试验场场长兼水产讲习所所长。此后年月,壮游十数省,历任山东公立农业专科学校、山东公立矿业专科学校及济南、青州、烟台、绥远等各省立中学教员,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和师资。于清泮的学生众多,由于正赶上停科兴学,所以考上北京大学等高等新式学校的为数不少,可谓“桃李遍天下”。

于清泮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方志学、儒学研究及其传世文集《安遇堂集》等方面,而其方志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所纂的三部志书中。一部是民国《牟平县志》(十卷),一部是民国《沾化县志》(八卷),一部是民国《齐东县志》(六卷)。而最能代表其方志学成就的,则是他任总纂、历时三年完成的民国《牟平县志》,至今影响卓然。

民国修志,基本沿袭清制,一般由地方长官领衔主修,聘当地学士名流主纂。1933年夏重修《牟平县志》时,已是59岁的于清泮被举为总纂。当时地方旧志《宁海州志》是清同治三年所修,70余年来,世局变迁,政体改易,兵燹迭经,物质进化,日新月异。而此次修志却资料匮乏,事多失考,困难重重,“访稿既未缴齐,县卷又多散失,参考书更左支右绌,在在俱形棘手”,为征集资料,于清泮与参与编纂的王照琴、杨春萼等同仁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走访了全县大部分村庄,翻阅了无数书卷,多方征集,续旧增新,补阙正误,历时两年方粗脱初稿。1935年秋,刚完成初稿的于清泮被齐东县聘为修志总纂而赴济南。9月,时任牟平县长的王昭旭携经县志编纂委员会审阅后的初稿至济南,请于清泮在付印前最后修正。修正工作艰苦备尝,于清泮在书成之后“序言”中道:“是役也,历时八阅月,用书数百种,助理四五人,奔走各机关与图书馆及遍访通人,殆无虚日,参互考证,将原稿翻修过半。”就这样,于清泮呕心沥血,随查随编,随编随印,随印随校,经许多繁难手续,精品佳志《牟平县志》终于在1936年8月面世。

民国《牟平县志》是一部编纂体例创新、写作严谨、文献价值很高的历史著作,在民国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方志中,长达10卷的《牟平县志》问世70余年后,至今仍不断获得学术界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有学者在全国史学类核心刊物之一的《中国地方志》上撰文称,“民国《牟平县志》其文献学价值主要表现在:立足现实,厘定门类,保存当代重要文献;征文考献,考据精详,不囿前说;图说相资,多角度保存文献;附列书目,保存艺文等方面。”这些宝贵、可靠、翔实的文献资料备受后人推崇,后世研究清末及民国时期山东航海史、捻军兴衰、全真道教、民族、教育、盐业、水产、地名、战事、民俗、方言、艺文等论著,均以此志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以其中的相关记载为依据,足见此书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期间,对故里一些存有疑义的古城遗址的确定及其沿革,于清泮必寻求载籍,穷原竟委,博访周谘,亲自实地调查和考察。如为确定西汉育犁故城遗址的确切位置,他考寻原委,追寻史源,亲到育犁和福山奇章两地查看,遍访耆宿,确定西汉育犁县城故址即今之育犁集,纠正了一些史籍的谬误。为防后世误传,牟平县志委员会于1935年立“育犁故城碑”,于清泮亲撰碑文记叙育犁故城之沿革,其碑现仍立于乳山市育黎镇城阴村前。

众所周知,修志壮举,非同寻常。除了地方主事者的重视支持、鸿儒硕学的勇于担当外,印书费用也要确保。不少地方志如民国《海阳县志》由于经费短缺而废弃,成为憾事。《牟平县志》在动乱的岁月中能够成书,也是与于清泮的奔走呼号分不开的。付梓时于清泮带头捐洋100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境内达人贤士甚至百姓纷纷解囊,最终使这部经典之作顺利印成,这也是不能不提的令人敬佩的举动。

于清泮所撰著作还有:《禹贡指今》(清宣统间经教育部审定,准用作地理参考书)、《水产季刊》、《国文教授遗草》。文章还有:《重修文庙记》《重修奎星楼记》《观阳故城碑记》《育犁故城碑记》等。

于清泮不仅在方志的编纂上为后世留存了大量的重要文献,而且其“匹夫不可夺志”的高贵民族气节,更为家乡人民所称道。1938年2月,日军侵占烟台,慕名邀于清泮效力,被其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将其缚住双脚拖于马后,仍宁死不从。后为避日军寻衅,归村任教。遇荒年,常出面于街头募捐,所得款物全部用于赈济饥民,深得村民敬重。抗日战争后期移居烟台,1947年秋,回归故里。1949年春至济南定居,后被《大众日报》社聘为顾问。1957年因病逝世,终年83岁。

于清泮一生重道义气节,为人讲求操守,去世前将自己的一生藏书献于国家。他有7子2女,子孙遍及北京、台北、济南、烟台、潍坊、重庆、福州、长沙、大连、乳山各地,其中不乏各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孙子于景宁最具乃祖风范,也象其祖父一样集参政、教育、著述于一身,曾任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是大连市优秀专家、民进大连市委副主委、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也有多种著作面世。(高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