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文体娱乐民俗之戏剧篇


清道光年间,即有外地戏班来境内演出。民国初年,境内出现了子弟戏班(草台戏班),利用冬闲时间排练演出。流行剧目有《钓金龟》《六月雪》《法门寺》《甘露寺》等。1941年建立牟海县以后,对剧目进行清理整顿,禁演封建迷信的戏,准演《逼上梁山》《打渔杀家》《苏三起解》《群英会》《空城计》等剧目。

●京剧

1955年5月,乳山县成立黎明京剧团,农村业余剧团也迅速增多,演出剧目有《玉堂春》《双蝴蝶》《锁麟囊》《青双剑》《红拂传》《红娘》等。1958年6月,京剧团派员前往烟台学习吕剧,学员回来后成立了吕剧演出队,同年10月乳山撤县,黎明京剧团划归海阳县,境内农村业余演出未受影响。1962年复县,剧团回归乳山县,因当时改唱吕剧,称乳山县吕剧团。1964年烟台专区京剧团下放给乳山,与乳山吕剧团合并后,更名为乳山县京剧团,增演古装戏《秦香莲》《花木兰》《白蛇传》等,常演《白毛女》《红云岗》《三世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戏。“文化大革命”期间,只演革命样板戏。

1974年7月,时任国务院文化组副组长(后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的于会泳先生,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亲临乳山京剧团指导演员排戏。他平日里不擅言谈,但一说到戏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授,不厌其烦地指导,排练到深夜,演员都回去休息了,于会泳对县委书记于忠说:“来趟家,把胃口来好了,饿了。”剧团团长准备把炊事员找回来做饭,他坚决不让,说:“深更半拉夜的,别添那份麻烦。”说完,饿着肚子回到了招待所。
1978年,恢复古装戏演出以后,农村的业余剧团又开始活跃,上演《玉堂春》《打龙袍》《空城计》《借东风》《群英会》《武家坡》《杨门女将》等剧。20世纪70年代前后,农村群众对戏的需求特别热切,专业剧团满足不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当时几乎村村都办起了业余剧团,多数村置有戏箱(盛放古装或现代装戏服的箱),农忙放于祠堂里,农闲就派上了用场。较有名的村戏班子有海阳所镇姜格村、冯家镇卧龙村等。1983年农村分田“大包干”,各忙各地,村里组织活动一度很难,农村业余剧团纷纷停办。

●吕剧

1957年吕剧开始传入境内,部分村庄在冬闲时去外地请师傅到村教戏。1962年复县时,原来的黎明京剧团已经改为吕剧团,回归后即称乳山县吕剧团。1964年县吕剧团与烟台下放给乳山的京剧团合并,成立了乳山京剧团,吕剧团编制同时撤销。1975年4月,京剧团再改为吕剧团,吕剧在境内逐步深入人心。1993年撤县设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吕剧团内增设艺术团。

50年来,乳山吕剧演出的大戏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白玉楼》《逼婚记》《宝莲灯》《双玉婵》《拾玉镯》《夺印》《江姐》《沂河两岸》《丰收之后》《苦菜花》《小保管上任》《野火春风斗古城》《两垅地》《张王李赵》《春风杨柳》《于无声处》《苗岭风雪》《逼上梁山》《杨门女将》《白蛇传》《姻脂》《莫愁女》《蔡文姬》《花为媒》等。“文化大革命”中期演出革命样板戏,后期演《烽火桥头》《两垅地》等现代剧。1980年以后,演出的多是古装戏,有《哑女告状》《郑小姣》《状元与乞丐》《林娘》《花轿错》《马前泼水》《拾子恩仇》《古剑春秋》《巧姻缘》《母老虎上轿》《狱卒平原》《孟姜女》《三子争父》等。

自编剧目是乳山吕剧的一大亮点,作品有《林娘》《雷锋的童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难咽的苦果》《慧梅出嫁》《淬火》《段志军》《乳娘》等。自编剧目屡屡获奖,其中1984年创作的《林娘》参加山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获编剧、导演、作曲、演员等多种奖项,被山东电视台拍成电视戏剧片播放,国内30多家剧团进行移植演出。1991年创作的《淬火》,获威海市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一等奖;1995年创作的《段志军》,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获五个一精品工程等奖项。2012年创作的大型现代吕剧《乳娘》,参加山东省“十艺节”优秀舞台剧目展演,2014年获泰山文艺奖。
自编剧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宣传、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不可分的。对内凝心聚力,振奋人民群众的精神;对外展示乳山综合实力,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乳山剧团有个优良传统,新戏排练出来了,先在城区剧院公演几天,然后深入农村巡回演出。曾到济南、青岛、淄博、烟台等大中城市售票演出,曾赴莱阳、海阳、蓬莱等众多县域访问演出。

●话剧和歌剧

1938年,共产党员孙传祝为宣传抗日,组织教师在白沙滩集上演出小型话剧,这是境内话剧演出之始。1941年,牟海行署成立话剧团,排演出剧目有《五谷丰登》《归队》等。20世纪50年代后,农村业余宣传队排演《丰收之后》《香草》《刘介梅》等剧本。70年代后,县文化馆组织创作《到农村去》《争夺》《水的问题》等小型话剧。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装戏开禁后,话剧逐渐停止排演。

值得一提的是,乳山自编自演的话剧《到农村去》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作者却因此饱受争议之苦。作者许善斌先生,时任乳山县文化馆创作员、后任《科技日报》社总编室主任。这个话剧原名叫《新的考验》,县委书记于忠把它改名为《到农村去》。剧中的中学校长不给儿子开后门,动员儿子上山下乡当知青。1972年春天,该剧在烟台市胜利剧场的演出,剧情深深地吸引了观众,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然而,第二天,却传来了坏消息,说是地委已经把《到农村去》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大毒草,《新烟台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针对该剧的批判文章。有些台词被曲解,被无限上纲。7年后的1979年初,烟台市委下发文件,通知撤销对《到农村去》的批判,同时指出,凡因《到农村去》而受到批判和作过检查的同志,恢复名誉。1982年3月,烟台地区召开了文艺创作会议,地委书记王济夫在会上讲话时做了强调:“要加强文艺战线的建设,绝不能再干挫伤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冤屈的蠢事了。过去错了的,我们应该全部改过来。”当时各级领导直接抓文艺,通过此事可见一斑。

歌剧在乳山持续的时间最短,境内初识歌剧是在牟海县建立之后,当时的县委为了配合中心工作,组织排演有教育意义的歌剧,一些村排演《春风秋雨》《兄妹开荒》《探亲家》《逛延安》等小剧目。抗日战争胜利后,排演《白毛女》《刘胡兰》《三世仇》《改邪归正》《张德宝归队》等大型歌剧。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京剧、吕剧在境内不断升温,歌剧逐步退出了农村的舞台。

20世纪80年代之前,自办节目是农村社员的主要娱乐形式。农忙下地,农闲排戏。一种良性循环的劳逸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村戏在增进邻里友谊、减少冬闲赌博等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从前农村演戏上瘾和听戏上瘾的人都很多,海阳所南浤有一位唱戏入迷的老伯,年年排戏都有他的角儿,有一年正月十五下大雪,要演的戏不能如期演出了,他很上火,回家看见老伴正在包饺子,就顺手把饺子掀到地上,嘴里吼道:“戏都不唱了,你还有穷心思包饺子。”说来是段笑话,但在那个时代,人们对戏剧的精神依赖,真真切切就是那个样子的。好戏释放正能量,观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被感动、受教育。进入21世纪,乳山仍然坚持文化下乡活动,下乡送戏依然是重头戏,乳山戏剧薪尽火传,代有佳作。  (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