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文体娱乐民俗之琴书篇
乳山琴书,又叫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是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兴趣。从旧社会到共和国成立初期,成为乳山乡村最主要的文艺娱乐形式。盲人演唱组合,各村争相请艺,很受欢迎。
那时的盲孩,几乎都拜师学艺,从事这种大鼓的演唱。嗓音条件差的,做乐手;嗓音条件好的,做歌手。曾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艺人,深受听众喜爱。著名的盲艺人,拥有粉丝团,跟场助兴。在文艺生活贫乏的岁月里,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能提着小凳子,到街上听大鼓,那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笔者少年时期就是个大鼓迷,懂那时人们对大鼓的情感。
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扬抑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真是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早期乳山大鼓的主要唱腔,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落腔等形式。三大腔是各地大鼓较早的唱腔之一。由三大句唱腔组成,节奏宽,音域宽,大起大落,可以适当地延长,富有粗犷、高亢、婉转的山歌风味;起腔是开篇唱腔,由上下两句唱词组成,节奏平稳、悠长、抒情、委婉;二板紧接起腔,也是由上下两句组成,唱法与起腔略同,起连接过渡作用;平腔是大鼓的主要唱腔,以上下两句反复演唱,节奏平稳、流畅、富有口语化和较强的叙述性;快板也叫流水或贯口板,有板无眼,一板贯底,速度快,情绪紧张热烈,用在全篇故事的高潮部分,全篇的结尾处也往往采用欢快、热烈的快板;落腔一般用在各段落之间和全篇结束之处,干脆、利落的叫煞头,婉转、花哨的叫花落腔。
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杨家将》《说唐传》《三国》《七七事变》《白毛女》《三上桥》《小二黑结婚》《乳山英模谱》《农业学大寨》等。
关于乳山大鼓,现可找到的记载资料大致有:1941年以后,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1953年改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0多人。1963年扩大组织,会员成倍增加。1977年,县文化馆把盲艺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全县各地巡回演唱。县广播站也时常灌制录音,在广播里播放。
后来由于电影、电视的兴起,至1990年前后,各盲人宣传队陆续解散。(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