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传统文体娱乐民俗之文学篇


20世纪80年代前,乳山民间口头文学较为丰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是群众闲暇相聚消磨时光的主要谈资,口耳相传、代代相因。神话不一定有真实原型,是按抽象事理演绎出来的超自然现象;故事则注重离奇或感人的情节,以此吸引听众;传说是借助真实存在的原型,演绎出来的说道;但三者有时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特别是神话与传说、传说与故事,往往体裁复合,不能绝对划分。笔者调查乳山民间文学时发现,境内的神话、仙话多出自《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封神演义》《八仙过海》等书,故事多出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杨家将》《包公案》《济公案》《秦香莲》等书,这些神话、故事,有个从民间到书本、再从书本到民间的过程。在境内流传神话和故事,很可能是识字的人看书后讲给不识字的人听,不识字的人靠强记硬背然后转述给其他人听;走村串街说大鼓书的盲人、评书艺人,也是重要的传播者。乳山口传文学中的神话和故事这两类体裁,多与国内其他地区雷同,地域特点不是太明显;全国广泛流传的劈山救母、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传说境内也有之,然而,以境内的山水、人物、物产、事件为原型,乳山人自己创作出传说,这才是最有特点、最有意义、最显珍贵的。境内不光有盘古开天的神话,更有圣母化山的传说,民族的、地域的都有,艺术性、思想性等综合境界都很高,是应该重点整理和好好传承的地域文化瑰宝。乳山的传说较多,现选介如下:

大乳山的传说  话说很久以前,乳山沿海居民日子过得安宁幸福。后来,一群海妖在此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海妖频繁出没,刮起狂风,掀翻船只,海边的村庄,因而撇下了大量孤儿。村中的老年人,根本抚养不过来。三圣母经儿子劈山救母以后,全家人团聚,安居天庭。但三圣母从来也没有忘记人间的疾苦,听到东方沿海有孤儿的啼哭,她坐卧不宁。她决定再次冲破天规神矩的约束,下凡消灭海妖。因不放心她只身临敌,她的义妹灵芝也同行而至。三圣母施展法术,只见天上飞下无数礁石,块块石头都像长着眼睛一样,不偏不倚地向海妖们砸去。顷刻之间,小妖全部被消灭。只是海妖的首领有些能耐,他用长戟挑开大石头,持戟向三圣母刺来。只见义妹用手在空中一画,随之吹了口仙气,一只天犬和一只雄鹰从天而降,直扑妖首而去。义妹又顺势扬起手中的宝剑,奋力向前扔去,只听“咔嚓”一声,直中妖首咽喉。姐妹俩未想到的是,妖首在临终挣扎时,掀起了滔天巨浪。她俩想用造物术挡住浪潮,但造物不成功,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内伤。因造物术损耗体能太大,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危急之中,容不得多想,她们当机立断,决定用身体挡住海浪。三圣母在东,义妹在西,俩人迅速侧卧于海边。她们的身体,对应着浪峰的长度迅速伸展开来,挡住了海水,保护了岸上的百姓。三圣母卧身挡水时,正好身边有一群饥饿待哺的孩子。有个孩子饿急了,两只小手乱抓岸边的淤泥往嘴里填。看到孩子们都饿成那样子了,三圣母心如刀绞,急忙催乳哺育。圣母的乳汁溢出,如练如溪,溅落到孩子们嘴中。因待哺的孩子太多,她衣不能合襟,索性敞怀,广布母恩,自己却误了内伤的恢复期,化作了大乳山、小乳山地貌,永远留在此地。为了此后孩子的生计,三圣母把部分乳汁滴沥到海岸边,变成了附着在礁石上的贝类。其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且营养丰富,鲜美异常。因是圣母的乳汁滴沥而成,故人称“母沥”,后写作牡蛎。三圣母是女娲转世,她法宝是宝莲灯,又叫女娲灯,威力无比,因怕误伤海中鱼虾等无辜生命,她不忍心使用。即使是那些小妖们,三圣母也给它们一条生路,使其就地转生为寄居蟹(就是礁石下那种叫鬼蟹的小蟹子)。三圣母以伟大的母亲情怀,向人类诠释了母爱的圣洁无私、博大永恒。她化作大地圣母,护子之爱,惊天地、泣鬼神,在人们心中永远树起了东方圣母的神圣形象;义妹灵芝匡扶正义、果敢无私,也被人们永远铭记。

银滩的传说  银滩的传说,主要围绕滩、岛的形成说开来。传说因三圣母和义妹灵芝普救众生而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决定修建银滩,使天下儿女朝见圣母时有个洗浴和歇息的地方。龙王说:“南海群岛有座玉石山,经海水冲刷,形成很多细沙,可以运来用之。”龙宫组织龟鳖10万,日夜兼程地运沙造滩。仙界不多日,凡间已百年,玉石山的沙全搬来了,但还未竣工,监工的将领请示龙王再去何地采沙,龙王说:“天意如此,你们撤回吧。”未完工的那段小海口,就是白沙口潮汐发电站遗址处。话说有一天,天上的七仙女经王母娘娘批准,前来大乳山拜见三圣母和义妹灵芝。拜会之后,她们被东面那片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的沙滩吸引住了。面对那美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姐妹们齐卸衣装,游泳,打水仗,尽情地嬉闹玩耍。不经意间,召她们回去的天鼓响了,她们这才想起来了,迟归是违反天条的。于是,大家急忙穿衣。慌乱中,七妹衣服上的一串珍珠断了线,珠子纷纷落入水中,其中两颗大珍珠,蹦向远处,体积不断膨胀,一颗化为公鸡岛(现为宫家岛),一颗化为幺岛(现为腰岛),其余的小珍珠化为了珍珠湾。

嶞崮山的传说  传说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敬慕三圣母,她常来大乳山探望。大乳山不远处有座嶞崮山,民间称之为小泰山,人们就把碧霞元君的行宫设在其山的极顶上。明代万历年间,为了祭祀方便,由乡绅潘莲池倡导,行宫(碧霞祠)由极顶迁至半山之阳的桃源古洞旁边。左建大士殿,右建三清宫,并建龙母庙。据传,迁建碧霞祠是一宿的工夫完成的。那天夜里,山上香雾缭绕,山下祥和安静。山下村庄里的人早上起来后,发现自家的骡马浑身冒汗,像是刚干完重活的样子。村中所有的骡马,匹匹如此。原来在搬迁碧霞祠的时候,仙界只使用了凡界的畜力,没有动用人力。碧霞元君有很多施惠于人的办法,以水为例:嶞崮之巅,极顶之阴,两块巨石中间,有一天然水池,常年汇集甘露而储之,冬夏不枯,人称玉露天池;还有人参泉、荷花泉、元宝泉、长寿泉等众多名泉。泉水治百病,从前,方圆数百里前来登山拜神、汲取圣水的人络绎不绝。碧霞元君济世救人的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拯救孝顺媳妇。嶞崮山下有一户人家,公婆常年有病,丈夫外出谋生,农田劳作、照顾病人的担子全落在媳妇一人肩上。这担子一挑就是二三十年,其苦、其累可想而知。因公婆都腰腿疼,要天天烧热炕,四月十五日那天,媳妇登嶞崮山搂草。为搂到崖缝中的松柴毛,结果不慎摔落崖下,山脚下耕地的人们看到后急忙去营救。发现那媳妇只是受惊吓而昏晕,身上并没有伤痕。原来摔下的时候,有条黄毯子接着,使其慢慢着地。毯子上有字,是碧霞元君对她孝敬老人的表彰。这媳妇的事迹感动了乡邻,人们也感谢碧霞元君对她的救护。自此,每年的这一天(孝顺媳妇坠崖那天),百姓就到嶞崮山祈祷碧霞元君保佑这位孝顺儿媳,也祈祷保佑自己,嶞崮山庙会逐渐兴起。庙会自四月十五日孝媳坠崖那天开始至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生日那天结束。旧时泛称农村妇女为村姑,嶞崮山曾名堕姑山,就是因这个故事而起的。

岠嵎山的传说  山如人,有体貌特征、有精神灵魂,传说就是山的灵魂。岠嵎山的传说,富有敬母爱母色彩,很具有地域人文特点。三圣母为救助百姓化作大乳山,感动了玉皇大帝,他决定再造一座大山,护佑着母亲山。玉皇大帝遂吩咐天将岠嵎,在大乳山西北面,用三年时间,造一座雄伟峭奇、百景齐备的大山。岠嵎报请玉皇大帝下旨,让东海龙王帮忙。水族兵将一齐出动,从海底搬石运土,历时两年,一座高山的毛坯耸立起来了。岠嵎又用一年的时间,建造了玉皇阁、老君庙、火龙洞等大景,雕成了猿人石、莲花石、山神石等小景。令人遗憾的是,三年的工期太紧。距玉帝视察验收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时不我待,岠嵎忍着剧痛将两手伸进炉火中一炼,手指便坚硬无比。他硬是用手又挖出了86层台阶的凌云天梯。但仍剩下一大景和三小景没有完成,想到玉皇大帝马上就将驾到,自己却没有完成任务,他不由地伤心落泪,一行泪水成为青龙潭,一行成为滴水湖。随后他将设计图样用的笔抛向天空,瞬间变成了一座高耸的笔形峰。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岠嵎将军看到很难按期复命,再次流下英雄泪,形成了岠嵎瀑布。接着,他端坐于山坡上,化作了将军石,百景之数,以身补齐。玉皇大帝准时驾临,他游览了岠嵎山,甚是满意,遂唤岠嵎来见,但却找不到他的身影了。为了纪念他,玉帝将此山命名为岠嵎山。

垛山的传说  垛山主峰西侧有一处树深水碧的山谷,谷内有山洞名叫仙人洞。洞口比较窄,只能低着头爬进去,进入洞里却豁然开朗,洞底宽敞平坦,三四十人也坐得下。传说这是仙人的相聚的幽静之处,从前凡人很难进得来。传说山下有位青年人砍柴迷了路,在山上转悠到天黑,看灯光他便敲门。这户人家只有老两口,留其食宿。第二天临别时,老人赠给他一包豆芽,并指点回家的路。他在回路上摔了一跤,豆芽摔撒了。心想,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捡拾,就匆匆忙忙回家了。回家后,看到包裹上还挂着一颗豆在闪闪发光,仔细一看原来是颗金豆子。他急忙赶回到摔倒的地方,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再往前走,走到仙人洞口,再才顿悟到自己昨夜宿住仙人洞。仙人洞往东不远处,有一较小的石洞,洞上方岩缝石常年滴水,较旺的滴水有3处,滴水呈线状,不管洞外是涝是旱,它们就那样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滴着,故此处得名三滴水。从三滴水洞往东200米的地方,石崖下又有一石洞,名为媳妇洞,洞内呈圆形,深约5米,面积约30平方米,可容十多人同时坐下。洞里有一只硕大的石脚印,人称仙人脚,传说是仙人在洞内修道,道成后留下的遗迹。媳妇洞偏东的方向,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树前有两块大石,一名上马石,一曰官财石,传说在二石上站一站,官运财运都能亨通。所以,旧时来站石的人很多。垛山在乳山市崖子镇,海拔613米,是乳山境内最高峰。

马石山的传说  马石山是因像匹马而得名的。从北面远看马石山,整体上活像一匹头朝西、尾在东的骏马。看局部,马的头、耳、鬃、背、臀也很逼真。所以,马石山的传说是围绕马展开的。远古时候,马石山一带是水草丰美的平原,玉皇大帝来看望三圣母、筹建岠嵎山时,他骑的那匹神马,被这里的美景美食吸引,回到天庭后,神马时常偷偷前来食嫩草、饮甘泉。天上人间都一样,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玉帝知道了,派天将杨二郎前来惩罚它。正在豪吃狂饮的神马,一看杨二郎来了,四蹄一刨,一座大山拔地而起。它是想先用大山阻挡一下,然后再奋力逃跑。杨二郎的反应也够快,他把身子一挺,立时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说时迟,那时快,他脚踏这座新石山,伸手抓住马鬃,飞身上马,奔天而去。此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上马石,后来简称马石山。马石山西麓井乔家村河谷间,耸有两块约高10米、阔7米的巨石,人称双笔杆石(也有叫姊妹石的),笔杆石下的河中有一个水潭,叫墨池;墨池前方有一悬崖,岩石匀称层叠成书的形状,叫天书;笔杆石周围五条山梁的山脚汇集,叫五龙戏珠。传说这是雨神撰写公文的地方,龙布雨,特别是与下达行雨命令有关。笔杆石南面的垛鱼顶,是乳山河的发源地。

三佛山的传说  三佛山的传说,普遍流传的有两种。一是民化说,说麻姑献寿时,由三位德高望重者各擎一种圣物,向西膜拜后,麻姑把圣物收入袖中,三位膜拜者随后化作了三尊大佛。一是佛化说,说孔子、老子在此迎接牟迦释尼,讨论三教合一的事,仨佛化作三佛山。三佛山之东北有道山岭,岭坡上有一块高近三丈的巨石,人称鹰嘴石,因从北看酷似一只雄鹰,头朝西凝视着远方,鹰嘴部喙钩弯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从西南看像是一头大象,心宽体胖,憨态可掬。不论多少人站在这奇石前,心情会是一样的,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造化之美妙。传说鹰嘴原来是朝东的,牟迦释尼前来会见孔子和老子时路过此处,他脚底带起的风,刮得鹰嘴石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鹰嘴被刮得朝了西。鹰嘴石东北不远处,有纱帽石,高约一丈七八、底宽约一丈八九,呈台阶式,就像封建官吏戴的乌纱帽,故名纱帽石、官帽石。相传八仙游览三佛山的时候,曹国舅把帽子落在这里,变成这尊纱帽石。相传清代诸城逄戈庄刘统勋、刘墉父子在登三佛山时,都摸过纱帽石,所以二人均官居高位。诸城刘姓与下初黄格庄刘姓是近支,包括南黄归仁村的刘姓,在清朝时期,他们之间彼此往来。据说胶东各地刘姓从谱书中看不到有何血脉关系,那是刘墉斗和珅的时候,他怕一旦失败就会连累到刘氏族人,于是派人到各刘姓村庄,让大家一齐重抄谱书,隐去各村庄的血脉关系。人们争相抚摸纱帽石,意为吉祥高照,官运亨通。三佛山奇石众多,以鹰嘴石和纱帽石最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圣水岩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瘟疫大流行,伤人无计其数,全真道真人王玉阳心急如焚,苦思解救百姓的方法。一天夜里,王玉阳梦见碧霞元君告诉他尼姑顶山里有圣水,能止瘟疫。醒后,他迫不及待地前去寻找。然而,找遍了尼姑顶山,也没有发现圣水的踪迹。他情急之下,朝着尼姑顶山阳坡的山崖,只听那山崖轰隆地一声坍塌下来,坍塌面上出现了一个洞穴,但很久也不见有泉水流出,王玉阳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祷告:“请碧霞元君赐圣水救黎民。”祷毕,只见洞壁自西向东出现一条裂缝,石缝两端都有泉水涌出。此时,碧霞元君显声说:“你快叫百姓来取圣水,饮用后瘟疫自消。顺便告知,两泉一停一注,十二年一交替,地支逢子为更替之年,以显其圣。”王玉阳听罢大喜,跑下山去告诉百姓。众人喝过圣水后,瘟疫消散了。此洞高约5米、进深6米、最宽处9米。岩洞中一股洌洌甘泉,天干不涸、地涝不涨。王玉阳先后5次被皇帝召见,皇帝慷慨地赠予大笔金钱叫王玉阳修建圣水宫。建筑所需的物料,是用一头毛驴从太平观驮运而来的。到了第99天,王玉阳对毛驴说:“就要竣工了,这是最后一趟,修建圣水宫你也是有功之臣呀,回来我好好奖励你。”毛驴听了很高兴,欢蹦乱跳地又上路了。然而,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那毛驴也没有返回来。王玉阳急了,就沿路去寻找,直找到圣水宫工地,王玉阳看宫前门前两只石狮子中,有一只的嘴角上有血迹。原来这石狮子还未经主人驯化,竟开口杀生,王玉阳大怒,手起剑落,那吃驴的石狮子已身首异处。王玉阳修建圣水宫是为了培训道士,也使道教信众有个朝圣的场所,而他本人并不居住。有一天的半夜,弟子听到山中有凿石之声,想去看个究竟。但雾锁山崖,怎么看也看不清。天亮后,弟子们发现圣水岩东侧的山崖上,又多了一个新洞口,洞顶上方的岩石上写着“玉阳洞天”四个大字。王玉阳站在洞内,探出身子对众弟子说:“尔等居观内,此处为吾之所也。”从此,他一直住在石洞里,在此创立了全真道嵛山派。玉阳洞位于圣水洞的右上方,洞深7米,高、宽各2~3米。洞中央凿有神台,洞壁凿有8个神龛。

崮山寺的传说  传说崮山寺为唐代所建,当时从外地来了99位和尚,他们一齐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合力而为,大兴土木,兴建寺庙。然而,到了明朝,该寺曾一度被潜伏下来的倭寇霸占着。倭寇登岸以后,要想深入内陆抢掠,就需要大量的马匹,崮山寺假和尚的主要任务就是养马,为接应他们的同伙做准备。崮山寺山下的掩马夼,就是那个时候得名的。掩马夼一带草肥水甘,温度适宜,马儿茁壮成长。然而,倭寇的马群,却怎么也发展不起来,总数从未超过100匹。传说通天岭一带由一条白色蛟龙镇守着,蛟龙知道倭寇养马不干好事,当马的数量要超百匹时,白蛟就给吃掉一匹。这些假和尚贪婪成性、欲壑难填,时常在夜间潜入周边富户进行抢劫,看到漂亮的女子也不放过。最严重的一年,被抢三十多户,失踪女子二十多人。方圆几十里,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起初,人们不知道是崮山寺里假和尚干的,有一天傍晚,一名叫彩儿的被掳女子,趁着给假和尚洗衣服的机会,钻进了茂密山林,翻山越岭,逃到了归仁村,崮山寺和掩马夼的秘密,这才被揭露了出来。假和尚盘踞崮山寺的事情,在社会涌起轩然大波,民愤沸腾。人们纷纷结伴到宁海州衙门告状,要求处决这些坏事做绝的倭寇。军民联合,包围了崮山寺,逮捕了那些潜伏的倭寇,解救出被关押的女子。经审讯,罪证确凿。由于假和尚造成的命案多、民愤大,人们纷纷要求对他们进行严惩,以平民愤,以儆效尤。知州顺从民意,交由人民处治,人们决定把这些歹徒给耙了。耙了就把坏和尚埋在土里,头露在外面,用牲口拖着铁齿耙来回地耙过,直至把他们耙断了气。宁海州的知州,从外地请来德才兼备的高僧住持崮山寺,崮山寺又恢复了应有的祥和与宁静。

葫芦山的传说  坐落在大乳山主峰东南海滨的葫芦山,传说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化育的。赤脚大仙王玉阳(亦称铁脚大仙)来此拜瞻三圣母化作的大乳山。正赶上八仙也在这儿,王玉阳便说,三圣母济世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护卫爱戴她,就连远在长白山的人参娃娃,也迁驻大乳山,为圣母提供营养;那看护小乳山仙桃的神鹊、火狐等,也为这片富庶的土地做了很多事情。你们只来观美景、吃仙桃,不做点什么吗?铁拐李说,我们正有此意。说话间,他把手中的宝葫芦向南一抛,顿时在海边化作了一座葫芦山,山上山下,随即布满了黄芩、沙参、防风、首乌、桔梗、柴胡、玉竹、五加、紫苏、茵陈等药用植物。何仙姑也一跃而起,抖动花篮,来了个天女撒花,奇花异草布满了大乳山畔。立时,这里香气四溢,直达云天,浊气不犯,毒虫远遁。正在八仙各显神通的时候,一朵祥云飘来,披着金色佛衣、袒胸露臂、身呈蓝色的药师佛降临此地。他仪态庄严、乌发肉髻、双耳垂肩,右手持有尊胜诃子果枝,左手捧着佛钵。王玉阳和八仙急忙躬身参拜。药师佛双掌合十道:“三圣母为拯救百姓而化为大乳山,舍身为民之大爱,仙凡两界共仰。诸仙在此播洒芝兰灵草惠泽苍生,真乃大德大善之举。我佛慈悲,愿与众仙共佑福地宝域,保四方黎民安康乐业。” 随之,药师佛诵颂十二大愿,对葫芦山进行开光洗礼,为众生祈福纳祥、消灾延寿。由于这个传说,当地百姓有了供奉药师佛、八仙和玉阳真人的祭祀习俗。

归仁汤的传说  归仁汤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是麻姑献汤泉的传说。麻姑在余姑山(昆嵛山)修道,曾见东海三为桑田。因她寿数极高,人们都盼望能得到她的帮助。王母娘娘能与天地同寿,就是麻姑献寿的结果。麻姑献了三样长寿圣物:昆嵛山灵芝加三佛山黄精酿制的美酒一坛,龟阴汤的温泉水一坛,圣水岩的千年桃一篮。这桃是麻姑在圣水岩培育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结果之年的三月采摘,又叫三月桃。献寿时,由三位德高望重的慈慧之人站在高处,双手各擎一种圣物,向西天虔诚膜拜,以示民间对王母的崇敬,也是意在请苍天保佑天下生灵。礼毕,麻姑飞身把圣物收入衣袖中,直奔天宫而去。麻姑走后,三位膜拜者不肯离开,并肩化作了大佛,成为了三佛山。在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上,麻姑献灵芝黄精酒、三月桃给王母,把洗浴祛病的龟阴汤倒进天宫瑶池里。王母与众仙分享寿酒、寿桃,宴毕,又分赠瑶池汤给大家带回。麻姑献寿用的圣物,从此成为了长寿的象征。二是淬剑成温泉的传说。干将和莫耶夫妻二人在莫耶岛铸剑,因淬火的水缺少元素,辛苦三年而剑未铸成。南极仙翁指点他们,说黄垒河畔有座硫磺山,山侧有个叫龟阴的地方,那里有个水潭,潭水含阴阳之气,用那里的水淬剑,方能成功。夫妻二人招募人马,移炉于龟阴水潭之旁。宝剑重新回炉冶炼,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见火候已到,二人从炉中各取一剑,迅速插入潭水中,潭水沸腾不止,从此变为温泉。铸剑淬火成功,两剑削铁如泥,名震天下。

情人谷的传说  话说唐代有个叫韦固的人,看到有位老人坐在台阶上就着月色在看书,韦固问老人看的什么书,老人说在看《婚牍》,用红线绳系住男孩女孩的脚,他俩将来就会成为夫妻。韦固询问自己的妻子是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老人说,某日某时,市场上有位盲了一目的妇女怀里抱的那个三岁女孩,就是你的妻子。韦固误认为盲妇是自己未来的岳母,心想,这样的家庭怎能配上我?他打发仆人去毁那孩子的容,留下个记号,避免将来娶到她。仆人来到盲妇跟前,慌慌张张地朝着那孩子的额头就是一刀,然后就急忙地逃回来了。14年后,韦固参加相州军,相州刺史王泰见韦固才貌双全,就把女儿王菡许配给他。美丽的王菡眉间贴着梅花瓣,韦固问妻子贴花瓣的原因,王菡伤心地说:“小时候保姆抱我逛市场,被歹徒划了一刀,留下了这块小伤痕。”韦固一听,想起14年前的事,他紧张地问:“保姆是不是有一只眼睛失明了?”妻子回答:“是。”韦固十分惊讶,这才信服当年月下老人的话。之后,他对妻虽然百般呵护,但负罪感却挥之不去,韦固想,来世一定要还清欠妻子的债。来世,韦固降生在乳山口北岸的福家庄,新名福成;王菡降生在岠嵎山之北的王家疃,新名玉娟。福成19岁那年三月的一天,到岠嵎山赶庙会遇到玉娟,当看到一个自称公差的无赖在纠缠玉娟时,他喝令住手,制止了公差的无礼。福成和玉娟一见钟情,在两棵树杈相连的山梨树下立下了山誓海盟。福家托人到王家提亲,王家初时因两家有误会而不同意,后来因公差逼婚逼得紧,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为了避开公差的迫害,找个隐蔽的地方,让他俩隐居起来。赤家口村西北有个叫大正夼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山谷,是一家地主养殖柞蚕的地方。福家买下了这条山谷,在山谷中秘密修建房屋,作福成和玉娟的婚房。从此,福成和玉娟在这里开始了隐居生活。他们共生育了2男1女,男孩子考取功名在外做官,女儿也嫁到了好人家。福成大玉娟两岁,他95岁那年的一天,这对70多年相濡以沫夫妻,知道自己的这个轮回即将结束,他们相互依偎着,静静地等待转折时刻的来临。恍惚间,老两口听到名叫孟婆的女神说,喝下孟婆汤,俩人来世就不认识了;不喝则不能转世为人,只能化作树木。福成急忙问:“树根会串联到一起吗?”孟婆回答:“那是神也管不着的事。”他俩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化作山梨树,山梨树曾见证了他俩的爱情,人们称这两棵树为情人树。来情人树下边挂彩带边祈祷,可实现人们祈婚、祈福、祈财、祈寿等美好愿望。

金牛山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乳山市下初镇的胡家口村,有一个靠出租耕牛为业的财主,他的牧童每天都要把待租的牛儿赶到山坡上吃草。牛儿伴随着牧童悠扬的笛声,尽情地、欢快地啃着草儿。牧童还要定时赶着牛群到溪边饮水,那些牛儿倒映水中,加上青山白云的影子作陪衬,这景致,真是美如诗画。牧童也总爱站立溪旁,细细欣赏眼前的美景。有一次,牧童突然看到水中有一头牛的影子与众不同,且满身金光闪闪。他感到好奇,走近一看,还真的是一头金牛。牧童知黄金贵,就急忙去捉那金牛。他用力拽着牛尾巴,想拉住金牛。最终人小难胜牛力,受了惊吓的金牛挣脱后,就奋蹄朝北跑去。那金牛跑到一个村口,村民们发现来了一头金牛,急忙拦截围捕。金牛像是发怒了,用牛角触倒一堵墙后继续奔跑。此村海拔较高,后来就取村名为上触,后来写作上初;金牛冲出这个村后,又跑到了北面的一个村,村头有一位村妇正在驾牛碾米,金牛看到拉碾子牛,向拉碾子的牛冲去,两牛都犯了牛脾气,你拱我,我拱你,打起架来,村妇护着自己的牛,拿起簸箕朝金牛打去,打下很多金牛毛,纷纷落入旁边的河里,此村后来就叫簸箕掌;金牛被打后更加慌张,掉头向东南跑,跑得太急,不小心把牛角触到了房墙角上,这村海拔较低,人们就把这个村叫做下触,后来写作下初;那金牛又往北跑了一阵子,又饥又渴,看到两山之间有股清泉,就前去喝水,牛嘴刚触到水面,就像触动了机关一样,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两山迅速合到一起成了一座新大山,这座新山,人们称之为金牛山。从此,乳山境内的北部山区多产黄金。金牛喜真、向善、爱美,打这以后,想看到它的,必须是诚实纯真、勤劳善良、聪慧美丽的人。据说当地俊美的姑娘在八月十五月明之时,找个僻静的地方,把自己的梳妆镜平放在地面上,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金牛山下面的景况。所有看到了金牛的姑娘都是这样说的:金牛山下如仙境一般,绿草茵茵,流水潺潺,万物井然,是一片温馨祥和的世外桃源;金牛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里面。每当有姑娘探视金牛的时候,它总是昂起头来,“哞哞”叫上几声,算是打了个招呼。

藏龙山的传说  嶞崮山东侧的山脉,像一条巨龙,头枕嶞崮,尾接银滩。这条巨龙由八九道起伏的山梁组成,其中有道山梁名叫藏龙山,得名于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龙王三太子有一次在银滩游览,忽见天上七仙女飘然下凡。她们驻足沙滩,纷纷脱解外衣,奔向水中洗浴。三太子赶快躲避,突然来了一阵风,把仙女的一件蓝裙子吹向了天空。三太子急忙用祥云做掩护,把裙子追回放到原地。好事做得看似隐秘,但还是逃不过仙女的眼睛。七仙女中的三妹蓝衣仙女,看到这位潇洒的小伙子,心生好感;三太子也看到水中漂亮的蓝衣仙女,顿生爱意。神仙之间的交流,类似人间所说的心灵感应,他俩彼此都明白,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俩人的命运将紧密地连在一起。但天宫不同意他们的婚事,王母娘娘说:“要想让我同意,除非东海变成群山。”有一天,蓝衣仙女邀王母娘娘到天庭花园散步,她手朝着东方说:“娘,快看,东海成山了。”王母娘娘一看,果真如此。原来,三圣母将群山的影像定格在宝莲灯上,再用灯光将其折射到东海上空的水汽里,远远望去,东海浮现出一片青山。王母娘娘还是不同意,并继续放出狠话:“天女下嫁龙宫,怎么可能,除非龙大遮天。”三太子得知后,决定刮下龙鳞,并哀求虾精作法,用龙鳞把天遮挡起来。他飞身向藏龙山阳坡的岩石上扑去。只见一条巨龙上下翻飞,龙鳞四处飞扬,对虾精趁势作法,鳞片纷纷向飞天空。那些龙鳞,飞得越高体积就越大,最后挤满了整个天空。蓝衣仙女大惊失色,愤愤地对母亲说:“狠心的娘啊,真的龙大遮天了,你继续反悔吧,我不会再回来了。”说着,她转身冲出了宫外,王母娘娘紧随其后追了出来。王母娘娘出来一看,整个天空变成了整体的龙,天上的宫殿就搁在龙身上。她叹息了一声:“孩大不由娘,随你们去吧。”三太子已奄奄一息,瘫软在藏龙山西侧的山坡上,满身鲜血滴渗在石缝里,打这之后,那道山梁经常有血色的红水流出。蓝衣仙女更是心急如焚,时常躲到空中流泪,化为雨水洒落大地。自此以后,当地民间有了句谚语:“天起龙鳞斑,下雨不过三。”意思是,看到龙鳞斑形状的云彩,三天内必有雨。赶来救护的碧霞元君托梦给周边村庄的乡绅,请合力修筑霄龙寺,帮助三太子恢复腾云驾雾的神力。周边的乡绅做了同一个梦,并对霄龙寺的建筑式样,都记得很清楚。大家一齐努力,在藏龙山东侧、现乳山市白沙滩镇小侯家村东北不远处,一座霄龙寺拔地而起。开光那天,一条巨龙,冉冉腾空。此后,三太子和蓝衣仙女更加用心地佑护着藏龙山一带,这里的年景多是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姐妹石的传说  姐妹石位于南黄镇靠山村西的一座小山上,山名西岚子。这是座土山,土质肥沃,树林茂密。山顶上有两块板石,相依相偎,在土山上显得成为醒目,传说是一对姐妹的化身。姐妹俩在西岚子山下开饭馆,她们知书达礼,极具才华,服务态度又好,饭馆生意很红火。有两位秀才慕名前来,见姐妹俩貌美如花,怀疑是因相貌而浪得虚名。秀才想考验她姐俩,让她们只用韭菜和鸡蛋两样原料,做出四道有讲究的菜肴。只见她俩不慌不忙,一会儿就好了。第一道菜,韭菜垫底,托着两个蛋黄,菜名“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菜,韭菜垫底,放上一溜蛋白,菜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韭菜铺成山峦形状,山尖上放些蛋白,菜名“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一大碗汤,上面漂浮着蛋壳,蛋壳里装少许韭菜,菜名“门泊东吴万里船”。秀才齐声赞美。此后,姐妹俩的名气更大了。她俩百年之后,西岚上突起两块巨石,人们都说那是她姐俩的化身。
乳山民间文学中的传说体裁,以山水传说最具地方特点,所以本书只简介部分山水传说,人物传说有武侠的传说、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等,历史传说有永乐扫北的传说、六十岁还甲子的传说等,物产传说有牡蛎的传说、册梨的传说、小伏虾的传说等,因篇幅所限,不逐一介绍,拟结集出版《乳山民间文学》,届时能有较多内容收录其中。(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