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免灾疫说端午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人节。五与忤、恶谐音,古人厌恶五字,五月初五又是重五,更令古人不安。古书有五月单五的写法,民间转单字之音为端,端是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五月又叫午月,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端午的叫法就形成了。古人既然讨厌这个五月五,为什么又立为节日呢?有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吴国大臣伍子胥、纪念东汉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五月五是古代吴越地区祭祀龙图腾的日子、是人们驱瘟避疫祈求健康的日子等诸多说法,现在分析,后面这种说话的理由最充分,因含有古人恶五的真正原因。五月开始进入夏季疾病的高发期,人们惧怕瘟疫,要想方设法地避免发生,立端午节进行禳祈。当然了,传承至今的端午风俗,是各种历史人文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深厚,传承久远,影响广泛,衍生出很多民俗活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桃枝、系彩索、带香袋等。记录民俗讲究地域范围,经调查核实,乳山过端午的风俗主要有以下几项:

泡花草——初四要采集藁本、月季花、艾蒿等花草,加上柳条芯,泡在大盆里,所泡的水,用于第二天早上全家人洗脸洗手。据说这样做,年内可免遭毒虫蜇咬。

挂桃枝——挂桃枝是个泛指词。桃枝要配上艾蒿、新麦苗,悬挂于所有的门窗框上方;街门门楼下,还要加上布猴、五彩布条等。桃枝在初四晚上就要挂好,初五清晨,家家檐下飘绿,户户虎猴把门,生机盎然、气氛祥和。乳山民间传说永乐在扫北的时候,看到一妇女背着大的孩子、领着小的孩子逃跑,他觉得好奇,追近询问,原来大孩子是前婆生的,这位继母的心眼特好,永乐受了感动,就放了她母子,并叫她在自家的屋檐下插上桃枝,那是免杀的记号,那妇女回去又告诉了乡亲们,所以,所有插桃枝的人家都幸免遇难。这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插桃枝避祸祈福的习俗由此而兴。

拉露水、采草药——清晨,大人孩子都到山上拉露水。用毛巾在野草上沾露水,擦洗脸、胳膊和腿,说不生癣疥等皮肤病。接下来就是寻找透骨草(药名徐长卿)、艾蒿、菖蒲、苍术等药材,挖回家和着青麦苗捆起来,放在门楼里风干备用。说五月节当天采的药材最有效,年内不慎跌打损伤、被毒虫叮咬,浇水洗之即愈。

儿童饰物——端午节这天,要给孩子换新红肚兜、戴小炊帚、系五彩线、挂布猴。⑴红肚兜原本是为了护着孩子的肚子不着凉,后来又衍生出很多寓意,肚兜上绣有老虎、狮子、麒麟等神兽图案,成了孩子的护身符。⑵挂小笤帚、小扫帚、小炊帚是为了祛病辟邪保平安。先把丝线或苘麻线染成或红或粉或黄或绿或兰等鲜艳的颜色,再搭配起来使用,扎制这三样小饰物,扎得要与真的一模一样,只有样子相同,才能起到扫除一切晦气的作用。小笤帚扎得与用谷秸勒的扫炕笤帚一样,小炊帚与刷锅用的炊帚模样相当,小扫帚与扫院子的扫帚样子相同,它们小到了极致,只有几厘米长,但神形俱备,是名副其实的民间艺术品。小笤帚、小扫帚、小炊帚戴在孩子衣服的纽扣处,要戴到端午节以后第一次下大雨那天,摘下来丢到河水里冲走。用意是把扫出来、刷出来的一切的瘟疫,让河水给带走。⑶挂五彩钱,寓意与挂小扫帚一样。五彩钱又叫五彩缕、长命缕、续命丝、延年缕、百索、长寿线等,每年端午节早上,母亲取出红黄兰绿紫五种绣花线,将其搓成一股较粗的线绳,在孩子脖子、手腕、脚踝、腰间分别系上一条五彩线。系五彩线,必须在早上太阳出来前完成。母亲都是起早,趁早孩子熟睡未醒时系好。手腕、脚踝各系一道即可,男左女右。也是下雨时,剪断扔进河水里冲走。⑷孩子的房间,还要挂布老虎和布猴,辟邪镇祟,护佑平安。虎为百兽之王,如果王者都办不了的事情,咱就像猴子那样一跳了之。

戴香包——又叫香荷包、香袋、香囊等,用漂亮的碎布缝制或用五色丝线缠结而成,香包绣着美丽图案,图案是根据年龄确定的,小孩用的绣虎豹鸡猴等动物,青年人绣并蒂莲花、娃娃抱鲤等,中老年人绣梅兰竹菊、松鹤福寿等。旧时,女青年通过送香荷包、烟荷包来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牵挂之意。香包里面装的香料,多是到中药店调制,川芎、白芷、苍术、藁本、樟木等都是磨制香包粉的原材料。

吃粽子——通常的说法,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乳山民间粽子,大多是用芦子叶包着浸泡过的黏大米,包成三角型,用筋道的草叶或棉线捆绑好,下锅煮熟即可。现在超市出售的粽子,形状各式各样,馅料多种多样。

分鸡蛋和咸鸭蛋——这是最让孩子们高兴的事。过去食物匮乏,农家的油盐酱醋、灯油火柴,多用靠鸡蛋鸭蛋换来的。平日孩子们难得吃上一个,这时,少则八九枚、多则一二十,每人都能分到一些。孩子们往往舍不得吃,搂着鸡蛋睡,可见高兴程度之大。哥哥姐姐依从弟弟妹妹,最后,鸡蛋多是让家庭最小的成员吃了。吃鸡蛋、鸭蛋的俗源同吃粽子。

耍端午——过去庙会多,赶庙会俗称耍端午。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欢聚一起,看戏、观秧歌、购物,十分热闹。胶东方言耍是嬉闹,是下里巴音,而演或舞则是正剧,是阳春白雪。为什么要耍端午?一是要求人们心情放松,尽情亲近大自然;二是要求把节庆气氛要闹起来,闹得越热闹越好。古人相信,人间的欢声笑语能够辟邪镇祟。可惜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下里巴音和阳春白雪两个层面当下都不给力。

2006年端午节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名录,入选不是目的,让中华文化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是最重要的。(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