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多举措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


 

  上海自贸区金改“新40条”已于日前印发,这对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承载上海自贸区金改试点的浦东,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推广落实自贸区各项金融改革试点任务?11月20日,在浦东新区召开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推介会”上,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局、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副局长徐瑶玲透露,浦东将全面配合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落脚点,释放出多项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整合的能量,完成压力测试和改革任务。

  相比之前的自贸区金改51条,“新40条”突出“围绕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尤其是强调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关系;在深化现有改革内容的同时,“新40条”更加注重整体的协调推动,注重离岸功能的拓展,为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离岸业务提供支持。徐瑶玲认为,“新40条”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创新点也给予了支持,包括支持民营金融、科技金融发展以及金融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等。

  围绕着“新40条”的上述“侧重点”,浦东下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措施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动要素市场的集聚和发展。在沪港通股票交易试点启动、黄金国际板推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后,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上海保险交易所、上交所国际资产交易平台、外汇交易中心国际平台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

  二是协调各类创新机构类型和重要试点项目的落户,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持续升温。

  三是在物理载体、财政扶持、人才政策、发展环境等多方面支撑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继续深化,打造几个有特色的金融创新区域。比如,陆家嘴侧重持牌金融机构的集聚、张江的侧重点在科技金融、世博前滩侧重于央企和民营总部的金融板块等。

  四是配合做好政府信息共享的工作,推动浦东新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培育信用信息主体。

  五是努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开展“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研究,继续打造国际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已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浦东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61.3亿元,同比增长27.2%,占全市比重为51.1%,占新区GDP的比重是25.8%,已成为浦东第一大的产业;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专业服务机构、融资租赁企业等机构今年以来分别新增1539家、749家和762家,且机构质量、能级大幅提升,比如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支付宝总部等一批重量级机构相继落户浦东。

此外,浦东的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程度是全国最高的。浦东外资银行法人行18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1家,均占全国的一半;全球十大PE机构中的五家已落户浦东;首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全部在浦东;首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的6家海外知名对冲基金中,4家落户浦东,第二批试点的5家企业全部落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