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区域要从“塌陷”走向“隆起”


—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张波谈成渝经济区建设
    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后,成渝经济区建设提速。去年8月,我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在成都召开,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未来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路线图。作为由成渝“双核”共同驱动的经济区域,要推动西部崛起,还需川渝两地同心协力。如何推动多层次的合作?如何协调相关市县的关系?重庆的发展思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在日前举行的一次成渝经济区研讨会上,记者就此对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张波作了访谈,同时兼及了西部三个经济区外部关系的话题。
□本报记者 祖明远
两地高层的协商机制是关键

记者:成渝经济区正在从规划逐渐变为现实,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您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克服?
张波:川渝两地必须意志统一,共同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我们过去长期的发展,是按照行政区域的方式进行生产资料布局或产业布局行政化,而成渝经济区实际上打破了行政界线,严格按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规律来进行生产的布局,必然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权限提出一些挑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个区域的发展对于川渝双方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和发展的机会,认识到成渝经济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发展成渝经济区就是发展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统一。实践中,两地高层的协商机制是关键举措。有了这种机制,就会带动各个城市之间的协调,就会对经济层面上行政区域的模糊化带来非常大的促进。同时,这种协调机制也要延伸出去,在成渝经济区“五带”、相关主要推进部门,甚至包括规划层面、项目配置等具体层面上都应该有协调机制,要有重点推进区域。如果发展战略只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可能会忽略其他经济带的一些带动作用。我认为,成内渝这一带应该优先、率先发展,从而使得成渝经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记者:重庆早就在推进两江新区建设,有人认为这是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后会不太重视成渝经济区建设,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张波:重庆推进两江新区建设,好像不是只顾一亩三分地。首先,两江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建设好两江新区就是建设好重庆这一核,进而带动周边发展,这本来就是成渝经济区双核战略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做大做好中心城市,为周边提供服务,这是对成渝经济区的一种贡献而不是对立。同时,重庆不仅是打造两江新区,重庆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有半数靠近四川周边,希望通过布局促成资源的聚集,使得永川、江津、合川和四川内江、泸州、达州、南充等加强合作,壮大成内渝经济带。从这个角度看,重庆发展过程中,既有重点,同时又在进行全面发展。

营造资本运行的更优综合环境

记者: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中西部城市之间也在展开一场竞争,如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产业落户,成渝经济区内部也进行着这种竞争,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波:吸引产业落户没有错,但是单纯提供优惠政策的竞争方式只是发展初期非常粗浅的行为方式,作为成渝经济区整体而言,竞相提供优惠条件吸引资本,也是对我们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值得提倡。随着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和自身实力的加强,这种做法也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地区来看,资本流动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综合性的环境,不仅包括政策,还包括劳动力素质、法律环境、交通区位等。所以,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关键是努力提供这样的环境,未来竞争的关键也应该是如何建设资本运行的更优的综合环境,而不是简单的政策竞争。

记者: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成渝双核比较发达,对资源的聚集效应较强,周边地区尤其是中间区域,如何从中部“塌陷”走向中部“隆起”?
张波:成渝双核发展过程中产生大城市的极化作用,吸收走周边资源,会形成资源相对贫困区。但成渝发展过程中也会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要素经过大城市的整合,形成超越简单要素复合叠加的整体的性能,对周边城市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成渝双核已开始实现对周边的辐射,两大城市聚集的一些大的产业已产生对配套的需求。例如,成都、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都将是万亿级的产业规模,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千亿级的配套,这是对周边城市的一个利好消息。中部“塌陷”问题根源在于过去成都、重庆城市自身发展布局和走向的一种不协调。双核各有重点,产业布局的不协调即会产生这种后果。但在成渝经济区整体推动过程中,双核都会逐渐调整自己的走向,使得成渝之间地区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中间这一块也是川渝必须要重视的区域,发挥着联系双核的作用。未来谁率先重视、支持中部地区“隆起”,谁就将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过程中产生更好的主导作用。中间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关键在于综合环境的改善,谁的综合环境更好一些,谁就将在下一步融入双核、产业配套上更有优势。

西部三个经济区是互补关系

记者:西部现有三个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您如何看待这三者的关系?
张波:这三个经济区各自在带动西南、西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间是一种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关中天水和成渝经济区两个区域中有三个大的城市,都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在产业布局上有错位,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战略纵深。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事实上对成渝经济区发展是一个互补——实际上我们南下出洋出海的通道会更加顺畅。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欣赏赞许的眼光去看待这三个经济区的发展。成都、重庆、西安,所谓的“西三角”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上的融合,但是这种趋势是有的。“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融合与现在单独的区域发展是有差异的,在发展模式、路径上都会有非常大的区别,按我们现有的区域经济推进的方式,去推动这两大区域融合,现有的经验和条件还不足以支撑,目前确实还需要进行更多探索。
专家名片
    张波: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学博士。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