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即将迎来百年华诞


  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在上海宣告成立。历经百年风雨,中国银行是国内唯一一家连续经营百年的银行。作为民族金融业的旗帜,中国银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民族解放、国家振兴、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银行的百年史,可以说是我国近、现代金融史的一个缩影。100年来,中国银行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经历了无数风雨,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发展道路,谱写了让一代代中行人无比自豪的壮丽篇章。

  辛亥革命中应运而生

  改写中国金融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一家家外商银行先后成立,紧紧掐住了中国金融和财政的命脉,我国的国际汇兑业务几乎全部控制在外国银行手中。中国人渴望经济独立、金融自主,但束手无策。

  辛亥革命爆发后,原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群情振奋,于1911年11月18日开会策划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并正式上报大总统孙中山。孙中山清楚地意识到革命要成功,不但要靠武力,还要靠财力。国内百废待兴,迅速建立新政府的中央银行迫在眉睫。

  1912年1月24日,甫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签发命令,批准将大清银行改名为中国银行。同日,上海《申报》全文刊登商股联合会的呈文和大总统谕。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原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旧址隆重开业,一个行名与国名一致的银行坐落在汉口路3号原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旧址。

  从诞生那天起,中国银行就承担着振兴民族金融业的历史使命,积极发展外汇、侨汇业务和国际汇兑业务,取得了与当时欧美银行相抗衡的地位,改写了外国银行垄断中国金融的历史。

  拒绝执行“停兑令”

  以诚信树中行百年信誉

  从成立到1928年的16年间,中国银行一直履行着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民国初年,中国尚没有统一货币,各家银行包括外资银行也各自发行纸币,这些钞票的流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银行的信誉。中国银行建行之初因时间紧迫临时将大清银行未签字发行的钞票加印中国银行字样后流通,1913年起,中国银行兑换券正式发行,并在一次意外风波之后信誉大增,成为当时的强势货币。

  民国成立之初由于军阀混战,经济衰微,货币急速贬值。为弥补财政亏空,袁世凯政府于1916年5月12日悍然下令银行对所发行的纸币及应付款项一律不准兑付,这在当时引起极大恐慌。

  为维护银行信誉,中国银行慨然抗拒停兑。同日下午,各外商银行开会,一致赞成协助中国银行,共允透支200万元。5月15日,中行股东联合会开会表示抗拒停兑的决心。由于中国银行坚持兑付,挤兑人日渐减少,5月19日风潮完全平息。

  中国银行以“宁可刑戮及身,不忍苟且从命”之决心,拒绝执行“停兑令”,树立了诚信至上的光辉典范。社会舆论对中行抗令事件,无论在当时的报刊,以及后来的金融史书都倍加赞赏。

  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中国银行为自己的信誉敢于公然抵抗袁世凯政府的命令,这是绝无仅有的。中国银行信誉由此得到极大提高。

  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引领中国金融迈向世界

  为了打破外国银行垄断中国外汇市场的局面,立足于国际金融市场,从1930年开始,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后,便确立了外汇业务发展的方向:一方面要推广出口贸易的汇兑业务和推进侨汇业务;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国内筹措外汇资金。

  对此,中国银行陆续开始在海外设立具有实力的分支机构,协助国内促进进出口贸易,经办与之有关的外汇汇兑和国际调拨,代理中国政府的外债收付,便利民间的资金流通,并为国内提供国际金融信息,使国家逐步摆脱外国银行的剥削和操纵,这也使得中国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汇兑银行,并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银行。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开设第一家海外机构,标志着中国金融向世界金融市场迈出第一步。随后,中国银行在日本大阪、新加坡、美国纽约先后设立分行,服务侨商,促进出口贸易。至1930年底,中国银行有国外通汇行62家、特约代理行96家,代理行遍及43个国家,外汇业务得以顺利开展。1942年后中国银行又相继在悉尼、利物浦和哈瓦那等地设立了6个行处,海外机构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遍布世界五大洲。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在香港、澳门、台湾以及32个国家设立658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总数达到2.11万人,成为具有全球系统性重要影响的跨国经营银行集团,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良好的品牌声誉。

  共纾国难

  竖起民族金融的旗帜

  中国银行始终以中国国民经济的枢纽自任,积极扶持民族工商业,开办农村贷款,倡导沿海一带游资移向内地,以解救濒临破产的农村经济,带头以大量金额大、周转慢的资金投资于铁路建设。虽然它面临极其动荡的社会环境,但它只要认为是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就当仁不让,知难而进。

  1926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在抵达赣州后,由于当地习用银元或能兑换银元的纸币,而北伐军当时现款有限,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得知情况后,当即密电南昌支行汇款30万元至赣州。1926年11月初,北伐军进驻南昌后,又通过中国银行筹得资金20万元。由于中国银行支持国民革命,自觉保密,这些款项不仅都如数到位,而且使得当时的孙传芳等军阀毫无所知。此外,在香港、广州、汕头的中行机构还积极主动将海外支援革命的汇款及时汇到前线。这些汇款数额大、次数多,有些汇款还辗转委托上海中行换成现洋运往前线,可见中国银行对国民革命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合作的态度。

  抗战爆发后,中国银行先后成立“总驻汉处”和“总驻港处”。在沦陷区,中国银行通过收缩业务,抵制伪钞和利用租界与日伪进行金融斗争。1939年重庆正式成为战时首都,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移设重庆。其间,中国银行通过在后方增设机构,筹建金融网,开发国防资源,繁荣后方经济,服务抗战。开办业务均以发展生产、巩固国防,增强抗战实力为主,在协助政府稳定金融,调整经济;调运钞券,供应军需;筹集资金,支持后方发展;平衡汇市,与日伪进行货币斗争以及组织侨汇,扶持出口,为国家集中巨额外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银行在后方的主要分支机构,重庆中行成为中国银行的重点行,许多战时金融政策和业务都由其开始推行实施和具体承办。

  顺应发展需要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国家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被特许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担负着国家外汇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的外汇资金分为两部分:国家外汇和银行自有的外汇资金。中国银行多次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使用中国银行吸收的外汇资金为国家建设服务。国务院领导对中国银行吸收的外汇资金有效用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建议给予积极肯定,在多次会议上表示支持。中国银行通过外汇资金的积累、筹措和运用,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

  同时,为顺应改革开放需要,中国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海外发债行,发行了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牵头组织了国内第一个以项目贷款方式引进外资的国际银团贷款;安装了第一台ATM机,在国内率先推出个人外汇买卖、出口买方信贷、国际保理、网上银行、福费廷和全球授信等业务……填补了中国金融领域多项空白。

  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继续以支持国家建设为己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了加强外汇管理,维护社会主义的金融秩序,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1日起发行外汇兑换券,以方便外国旅客,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防止了逃套汇行为。同时,根据国家利用外资的需要,于1984年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至1992年,中国银行在东京、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市场共发行国际债券17次,发行债券余额折合共26.94亿美元,所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筹集到的长期性资金,主要贷给国内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远洋运输等行业,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4年和2006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挂牌成立并成功上市。2008年,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银行业唯一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再次为中国银行业赢得了国际赞誉。

  时光荏苒,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认可。

  中国银行已连续23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先后9次被《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商业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和“中国最佳外汇银行”。2011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九位。不仅如此,2011年中国银行还成功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唯一入选的金融机构。

  今天的中国银行正在以厚重的百年历史和追求卓越的创新服务推动国家的世纪跨越和崛起!

  从1915年开始,重庆中行就在这巴山渝水间搏击风云,翱翔万里。重庆中行按照“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带去了坚实的金融支撑,它一直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稳健经营的理念、客户至上的宗旨、诚信为本的品质,不断与重庆百年金融行业的发展一道砥砺前行。成立97年来,以“根植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以“建设近代化、国际化大银行”的远见卓识,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气概,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在重庆金融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维稳金融

  重庆中国银行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后,四川军政府以四川银行名义,在一年之间发行军用银票1500余万元,由于兑换无期,币信丧失,币值日落。为稳定市场,1914年12月,四川省财政厅电请财政部转请中行到川开办银行,并建议先从回收军用票着手,以解燃眉之急。当时,中行本负有收回各省滥发纸币及维持地方金融的责任,曾经派员对四川省情况做过调查,接四川省财政厅电文后,即于1915年1月18日到重庆设立重庆分行,行址设在市区曹家巷。同年还在成都、泸县、万县等地设立机构,统由重庆中行管辖。

  抗战爆发后,中国银行大量增设分支机构,截至1942年底,重庆中行及所辖行处共70个单位,占同期中行机构的25.9%,是战时管辖区域最广、辖属机构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分行。至1946年8月,重庆中行已成为西南四省的区域管辖行。

  紧跟时代

  中行助力重庆发展

  风云际会,光阴荏苒。

  经过了社会发展的巨变,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走过了动荡、积淀、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这潮起东方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发展舞台,此时的中行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全面振兴中更加不遗余力地融入到重庆地方经济建设的大潮。

  中行重庆市分行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扎根重庆,服务重庆,一方面以创新、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又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中赢得自身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依托中国银行集团优势,中行重庆市分行以“十个提升”和“力争3—5年向一类行冲刺、迈进,成为中行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心和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多元化服务、海内外一体化平台优势,大打“外”、“合”、“优”三张牌,高位切入,积极行动,不断提高对重庆社会经济建设支持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外”字牌

  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添砖加瓦

  “外”是指外经、外贸、外汇、外投、外资等,就是要发挥外汇业务的优势,切入本币业务,发挥国际业务的优势,切入国内业务。在国际结算领域里权威专家和专业团队历来是中国银行的优势,中行重庆市分行在利用强大的海外网络优势、超高的结算能力和丰富的业务产品为重庆企业提供外汇外贸特色金融服务的同时,加快了支持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步伐。

  2011年1月26日,在中行重庆市分行的大力推动下,中国银行总行与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中行重庆市分行密切跟进落实备忘录各项事宜,全面加强与重庆市政府的合作深度,积极配合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出了支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强大意愿和能力。

  为满足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两江新区基础建设需求,中行重庆市分行为两江新区开发投资公司和保税港区开发公司分别提供授信48.83亿元和46.5亿元,并在信贷规模紧张的情况下,对其优先保证投放。

  为支持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行重庆市分行整合集团海外资源,积极服务重庆市政府重点“引进来”的惠普亚太结算中心、巴斯夫MDI、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等重大项目,密切跟进重庆粮食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机电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重庆四联集团、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公司、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民营企业的“走出去”项目,由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联动总行、海外分行,共同为重庆“引进来、走出去”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仅2011年,中行重庆市分行已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90.29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37.76%,并充分利用海内外机构网络优势及海内外两个市场的本外币资金,帮助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自2010年6月重庆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中行重庆市分行已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62亿元,市场份额达到50.13%。

  打“合”字牌

  做大“蛋糕”实现“多赢”

  “合”就是开展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广泛合作,争取“双赢”和“多赢”。作为重庆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的银行,中行重庆市分行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努力搭建了一张立足服务的中行金融网。市场中,与企业合心而结,共谋发展;地方上,与政府合意而行,服务经济;系统内,合流而动,稳步前进;行业内,合力而成,齐头并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与外界全面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行重庆市分行先后与重庆市公安局、旅游局、林业局、工商联、高速公路集团、渝台信用担保公司、科技学院等政府机构和重要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联合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与首批落户重庆的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人民币资金募集和托管业务等方面开展合作。采用“2+6”的签约方式,促成了中银国际与重庆国资委以及中行重庆市分行、中银国际与重钢集团、化医集团等国资委下6户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光大银行协作,成为重庆化医集团2011年16.6亿元中期票据的主承销商,与四川分行就服务成渝经济区进行全面合作,提升中国银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

  为支持重庆产业结构升级,助推IT产业在渝加快发展,中行重庆市分行联合总行、海外分行分别走访宏碁、惠普总部,为宏碁、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重点IT企业量身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增强IT企业在重庆投资信心,帮助企业顺利落户重庆。

  中行重庆市分行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轨道交通、能源开发、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已累计为重庆轨道交通集团、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化医集团、重庆珞璜发电集团等重点战略企业提供千亿元以上的信贷支持,以金融力量助推重庆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打“优”字牌

  客户价值提升是银行发展之根本

  “优”就是优秀员工素质、优良专业技术、优质服务效果,在高同质化竞争下,要以优取胜,使服务效率得到提高,客户价值得到增值。“你的满意是我的追求”,中行重庆市分行为实现这一目标从不倦怠。

  普通到一张小小的借记卡的设计,精细到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的服务用语,系统到全行服务模式的升级,处处饱含真心。

  中行重庆市分行以人为本,锐意创新,多层次多角度满足客户个性消费需求,力求客户价值最大化。2008年底,中行重庆市分行财富管理中心和私人银行相继开业,创立了个人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完整三级架构的中高端客户服务体系,满足中高端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3家出国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出国金融服务。同时,创新推出了货押授信、“中渝台达”等中小企业业务产品,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在对固有银行服务模式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中行重庆市分行全面整合集团资源,首创属地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中银财智汇”,专为重庆本地及异地优秀民营企业家服务,通过与各地商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共同价值增值。

  中行重庆市分行始终秉承“客户至上”的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金融服务。联合市外经委、总行专家为重庆企业举办对外贸易投资讲座;渝洽会上,中行重庆市分行主动为海内外投资企业提供兑换、咨询等服务,为企业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增强企业在渝投资信心;在“西财会”、“西旅会”和金博会上,中行重庆市分行精心组织,主动服务,用实际行动向入渝投资者展现重庆金融服务的实力。

  追求卓越

  百年中行将在创新中奋进

  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里程碑。中行重庆市分行秉承“追求卓越,服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在和谐中创造价值,不仅实现了在价值中与客户同享辉煌,而且使中行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进一步继承与发扬。近年来,中行重庆市分行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中行重庆市分行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成绩,多年来获得重庆市主流媒体评选的多项殊荣,得到了包括重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百年传承光辉,百年创新进取。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历史起点上,在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历史机遇前,在重庆加快建设“五个重庆”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将紧跟总行“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境发展”的战略导向,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创造中行重庆市分行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齐飞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