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低端保留高端 打造“火车站经济圈”


  民盟成都市委员会向本报记者透露,他们在准备提出的集体议案中建议,按照“统筹规划、调转结合、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高质量优化城北产业业态和空间布局,推动城北片区专业市场调迁改造和提档升级。

  业态和布局:

  外迁低效市场,发展超大实体

  “按照圈层融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成都市产品市场布局规划”,按照“种类和品种相对集约集群”的原则,总结推广“金青五金机电大商圈”和五贯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的发展模式,在新都、青白江等交通运输比较方便的市场集中发展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物流企业、批发企业等承载地,为传统市场、货运市场和仓储企业关闭、调迁提供载体支持,解除搬迁企业的后顾之忧,有序推进一批占地面积大、经营设施差、环境秩序乱、经济效益低的市场外迁外移,着力建构一二三圈层紧密承接、相互融合、互利互赢的新型发展格局。

  改造城北片区老旧城市形态和落后生产力布局,是推进“北改”的重要任务。民盟成都市委建议,对于一些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如金府商圈的万贯五金机电城、量力钢材物流中心、金府灯具城等,建议按照提制增效的目标要求和高端商贸、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定位,走规范化、规模化、品质化、国际化的商贸物流发展道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尽快出台自主改造、提档升级等配套扶持政策,在推动低端业态分离和保留高端核心部分的同时,加快发展集总部办公、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信息交流、资金结算、新技术研发推广、会展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商贸实体。”

  交通:

  路网规划,不低于城南标准

  作为成都北门户,北城片区地处成德绵经济圈起点和九—黄—都江堰黄金旅游通道,位于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重要的出川入蓉要道,交通堵、布局乱、配套差等现状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城市形态向“高层次”转型,成为群众等待多年、热议多年、期盼多年的重点民生问题。

  民盟成都市委认为,应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态定位,以不低于城南的标准,参照天府新区规划理念,高水平完善城北片区“八横十纵”的交通道路网体系规划,尽快把“北改”的路网骨架重构起来。

  鉴于人民北路这一全市最大的断头路严重制约城北片区的交通转换功能,特别是影响了火车北站这一成都对外窗口形象,民盟成都市委建议,快速启动火车北站及周边区域综合改造和人民北路贯穿火车北站工程。同时参展其他城市“火车站经济圈”打造的先进经验,同步规划火车北站地区的综合交通、产业业态和功能布局,争取火车北站地区率先成为北城更新改造的精品力作,尽快把“北改”的交通梗阻畅通起来。

  本报记者 王喆 陈果

  作者:王喆 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