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代表委员热议深化闽台交流合作
一湾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的交流合作。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并强调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这是中央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福建的优势所在。”
“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领域。”
“围绕‘五个共同’的新模式,加快平潭开放开发步伐,建设两岸人民共同的家园。”
连日的分组审议、讨论中,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热情高涨,纷纷为深化闽台交流合作、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力度
去年,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比当前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的全岛开发政策。过去的一年,平潭建设加速突破,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等完成投资303.5亿元。
龚清概代表认为,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得益于中央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他说,平潭开放开发的优势在对台,机遇在对台,前景也在对台,要按照“五个共同”的要求,坚持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接。
林嘉騋委员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向中央争取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借力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扩大开放开发范围。林嘉騋建议,扩大中央赋予福建优惠政策的覆盖面,把平潭、福清、长乐统筹起来,甚至考虑三都澳地区的对台开放,扩大开放开发范围,使之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目前,常年在福建居住工作的台胞有10多万人,台湾百大企业在福建投资的有50多家,台商在福建的投资总额超过160亿美元,投资区布点扩大到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为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进两岸经贸往来,周联清代表建议,把台商投资区政策扩大到福建全省,赋予更为特殊、更为开放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福建的发展。
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领域
作为台湾籍委员,叶露昆非常关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的话题。他建议,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两岸金融服务、环保问题等方面合作,尽快把ECFA协议后续的一些清单纳入先行先试范畴,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更多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庄威委员说,近年来,两岸的高等教育日益热络,但真正实质性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台湾给了大陆方面1500多个名额,但实际报到入学的只有700多人,不到计划的一半。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到台湾交流学习?他建议,可采取“3+1”模式,大陆的大专生毕业后,到台湾再读1年,攻读本科学历。“这种模式将吸引更多的大陆学生到台湾,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陆学生谋得更大的就业空间,都是双赢的。”庄威说。
郑兰荪委员认为,福建发展还要靠科技的发展,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不少可借鉴模式。比如,台湾工业研究院为台湾IT产业的起飞作了很大贡献,在成果转化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建议,两岸应在人才交流上再进一步,吸引台湾高端的科研人员到大陆就业、创业,为福建经济的发展,也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
环境也是生产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建设共同家园,重点要在宜居、宜业上下工夫,不断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台胞来闽创业。
吴能远委员认为,未来两岸关系应该把握住和平发展的潮流和正确方向,双方都能出台一些制度性的服务、保障措施,正确认识两岸关系的关键问题,寻找更多的共识,化解分歧。
“长期在大陆工作的台商越来越多,做好医疗保障服务,能使他们安心投资兴业。”陈绍军委员介绍,在闽台商大多在台湾投保,在大陆看病不能回台湾报销。他建议,探讨建立两岸医疗保险合作交流机制,设立“两岸医疗保险交流合作中心”平台。比如,在福建安排一两家三甲医院,专门为台商看病服务,医院提供看病的证明材料,台商凭此到台湾的医保部门报销。
杜民代表介绍,科技部已经设立了港澳专项经费,但是对台方面,国家还没有专项经费。他建议,财政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海峡两岸各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对福建这种对台的前沿省份,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比如,继续加大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台交流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