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达码头工程海洋环评通过专家评审
本报讯 通讯员陈宝磊报道:3月2日,燕达(海门)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会在滨海新区召开,标志着我市沿海开发从围填海、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阶段向项目投产、运行、产出阶段转身。
燕达(海门)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后方生产基地产品为重型装备,产品的外销需要借助海上交通运输条件,该公司计划在基地北侧建设专用码头,布设1个1万吨级杂货原料泊位和1个2万吨半潜驳船出运泊位,码头后方布置3500平方米的原料堆场,产品通过滑道运至码头。
燕达重工码头前沿线位于3号港池进出港航道南侧边线南侧,距后方滨海新区海堤150米,走向为正东正西向,码头长度为360米。本工程用海区位于滨海新区西区大堤道路北侧,主要布置半潜驳船泊位、原料码头泊位、滑道区及原料堆场,填海造地4.4公顷。码头区宽25米,长360米。滑道布置两组,每组滑道长180米,用于生产成品在滑道上滑行出运至码头。
与会领导及专家在实地勘察了项目现场,听取了报告书编制单位的报告后,一致认为本工程采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建设堆场和码头,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有利于促进填海造地区发展,也有利于该区域港口资源开发及东侧港口功能区的功能发挥,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06-2010)》的功能定位。本项目还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通港吕四港区总体规划》的发展和规划要求,并与滨海新区产业定位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