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巡礼


  新春伊始,记者深入八闽大地,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奋进之气,汇集数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合力,激励百万名共产党员踏实践行,为海西经济区加速前行提供强劲动力。这股动力,源于自2010年4月以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活动把握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坚持“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主题,以“比学赶超、建设海西”为实践载体,在全省8.7万个基层党组织、182.3万名党员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近两年来,福建省从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创造了许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的好做法、好经验,涌现了诸多如李彬、石狮凤里派出所这样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李长春、习近平、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14次作出重要批示,对我省创先争优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跨越发展:上下同欲者胜

  当前,我省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发展正处在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关键时刻,也处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关口,而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无疑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作为。

  “善弈者谋势”。省委书记孙春兰先后10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71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效检验活动成效;省委领导带头建立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 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市、县(区)党委和各有关行业、系统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2011年,94名市、县(区)委书记、1817名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11.6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7.5万个。“上下同欲者胜”。为了同一个使命,全省团结一心;为了同一个目的,全省步调一致,一个指挥有力、组织严密、运转高效的机制迅速形成。

  “徘徊不前,瞻前顾后,时机再宝贵也会丧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遇再难得也会错失。”省委书记孙春兰语重心长的话语,始终回荡在党员干部的脑海中。这句话说在去年5月“拉练”期间,11天行程近5000公里,在这个推动各地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仗中,一个个发展难题被摆上桌面,一句句真话、实话让人“心头一震”。一位市委书记感慨:“真是让我们急出了一身汗, 和其他设区市对比,我们看到了许多不足和差距。唯有正视这些,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让人“心头一震”的不仅是“拉练”。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中,在赴天津、广东、江西学习考察的强烈触动中,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干劲被鼓起来了,他们说:“一个地方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观念和思路很重要,真正领会转变方式的重要意义,比多上几个项目更有价值!”

  创先争优为我省的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在2010年各项工作成绩斐然的基础上,2011年又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17500亿元, 比增1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 增长14.4%; 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增长18.2%。伴随着“三个12%”的超额实现, 还有一串串亮眼的成绩: 财政总收入2596.12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9亿元,增长27.1%;外贸进出口总额1432.9亿美元,增长31.7%……“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实现了漂亮的“开门红”。

  建功立业:在第一线淬炼党性

  凝望着繁忙的平潭澳前客滚码头,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项目经理刘勇被“平潭速度”深深折服。“18个月的工期缩短到8个月,刚开始我觉得这不可能完成! ”刘勇笑着说。但他的看法很快被改变, 近200台各类机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建设者们夜以继日,8个月后,荒芜的海滩上,一个现代化的客滚码头奇迹般地横空出世……

  从来没有一个时期,会有这么多“奇迹”集中涌现。这些“奇迹”,来自“五大战役”火热的现场,保质量、保安全、保工程进度,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员们建功立业的发动机、助推器。2011年,“五大战役”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2589亿元,比增33.7%;大项目好项目加快集聚, 促进了五大战役的有效接续、强力攻坚,全省对接央企、民企、外企项目1779个,总投资2.5万亿元;小城镇改革发展步伐加快,42个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1573.89亿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4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兑现。

  2010年,我省连续遭受特大冰雹灾害、特大暴雨洪灾的袭击,全省1.2万支党员抢险突击队、重建先锋队和医疗服务队,79.6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危险处, 累计紧急转移群众222.6万人次,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就是因为危险,我才更应该赶回去。”泰宁县水利局副主任科员夏三友,在返回水库察看堤坝途中,被突发的泥石流冲入奔腾的洪水,以身殉职;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村委会主任戴胜荣在转移最后一批村民时,40多米高的山坡轰然倒塌,走在队伍后面的他被泥石流掩埋,献出了生命;南平养护公司延平养护站的许忠听等7名养护工, 为抢修水毁点连夜赶路,途中7人2辆车全部被突发的泥石流冲入咆哮的洪流……在暴雨骤雨的考验面前,在急难险重的淬炼之中,共产党员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强的堡垒、什么是纯粹的党性。李源潮部长批示:“福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抢险救灾冲在前很好,这是最符合当前实际需要的创先争优。”

  为民服务:小细节有大情怀

  “一切为了方便群众”,石狮凤里派出所的举措让群众从细节中感受温暖: 为辖区3000多辆摩托车免费安装智能防盗锁,盗车案发案率下降42.3%;谁家有结婚、新生儿满月、老人做寿等喜事,民警亲自送来贺卡,送上“怎样为新人迁户口”之类的贴心提示;已经侦破、查处的案件,民警3日内必定登门回访,“说理式执法”让人心服口服……

  “多亏了工商部门的长期驻点帮扶。” 不久前,亚达集团的“亚达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松溪县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集团董事长助理刘胤江满怀感激。松溪367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8000多名党员,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让小窗口折射出为民大情怀。

  从身边事、具体事做起,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经常性机制,“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的感人故事,在八闽大地处处上演———

  在晋江,两年多来征迁民房数百万平方米,却没出现重大上访和纠纷。和谐征迁的“晋江样本”,体现出当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

  在古田县平湖镇,党员人手一册《民情日志》,走村入户收集民意;村村都有“百姓民生档案”,记录群众所求所需;镇村干部和群众“1+6”挂钩结对,通过资金扶助、技术培训、爱心援助等形式, 帮助解决问题1300多个;

  在龙岩市新罗区,党员惠民服务网络覆盖区、乡(镇)、村(企)三级,80多个“党员专业服务工作室”搭起党员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平台, 为群众免费看病, 免费培训养殖技术……

  真心听民意,用心察民需,热心解民忧,机关、学校、国企、街道、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律师行业、注册会计师行业、卫生系统……都动起来了。7.6万个党员先锋岗、示范岗、服务窗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95.2万名党员主动领岗;“科学定诺、公开示诺、扎实践诺、民主评诺”,全省6.7万个基层党组织、129万名党员分别作出承诺事项36.7万件、429万件, 党员自评、会议互评、群众评议环环相扣,一句句铿锵的承诺化作一个个有力的行动;全省94名市、县(区)委党委书记、1817名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84214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全部参加领导点评,8.7万个基层党组织被点评率达100%,182.3万名党员被点评率达99.9%,切中肯綮的领导点评,“点”出了跨越发展的动力,“评”出了为民服务的实效。

  “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省委集中财力办好49件惠民实事。针对食品物价波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打响漂亮的“物价稳定仗”。行路、饮水、就医、就业、子女就学……群众的实际困难,就是政府着力解决的目标。去年以来, 全省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72.1万人次、“结穷亲”31.4万户, 解决困难43.3万件。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财政支出突破2000亿元,其中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达到141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9%。

  基层党建:实践是真知的源泉

  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用上沼气和自来水……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村民欣喜地说:“这是‘168党建工作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 如今,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720元,村集体收入达50.5万元,工业产值实现2.3亿元。

  “168”工作机制,即建立一套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六步工作法”,发挥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八个方面作用”,使基层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和无职党员“争创有目标”、“干事有舞台”。2010年9月,习近平副主席在我省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八一村将创先争优活动同实施“168”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落实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的做法。现在,“168” 模式已在全省基层推广,实施的村占建制村总数的96.3%,并向机关、企业、学校等领域延伸和拓展。

  怎样破解后进村、难点村的治理难题? 我省坚持“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机制,从省市县机关选派第三批3002名党员干部,到经济相对贫困和工作基础较差的“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一村一策” 分类治理。目前, 全省55.1%的“难点村”已得到根本治理,40.3%得到有效治理。

  走进福州市台江区步行街, 贴着红色党徽的“党员诚信示范店”格外醒目,诚信经营换来好口碑、聚集旺人气。多家这样的“党员诚信店”,打造了全国“诚信一条街”的烫金名片,带动了商圈的发展。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非公” 党建如何“虚功实做”?“党员诚信店”是台江区在“非公”党建和发展大局之间找到的巧妙“结合点”,以“非公”党建促商贸发展,在商贸发展中体现“非公”党建的作为。如今,福州市已全面推广此举,100多家“党员诚信店”成为这座文明城市的一景。在福、厦、漳、泉的许多非公企业,企业主们把做好党建视为企业发展的“必修课”甚至“转折点”。正如天福集团总裁、台商李瑞河所说:“我身边的共产党员都是好样的, 正因为有他们当我的左右手,帮我谋划管理,才坚定了我在祖国大陆扩大投资的信心与决心。”

  实践出真知,活力在基层。目前我省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100%;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已建率为92.2%,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前提高了52.1个百分点。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是基层党建的又一亮点。我省总结推广流动党员“双向管理”经验,建立驻外党组织422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组织引导流动党员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反哺家乡城乡建设事业,创造了莆田与北京、宁德与上海密切协作、双向管理的成功经验。李源潮部长批示:“上海与宁德协力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很好, 外出到城市创业的党员积极参加创先争优, 回报社会反哺家乡,这个经验要介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