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信: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实现聊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每年筛选确定100个左右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抓项目投入的主要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12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施“双百工程”,各级各部门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形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充分认识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是提高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的客观需要。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各类因素影响,我市仍然属于省内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总量小的问题。2011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1905亿元,居全省第12位,占全省总量的比重约为1/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6.6亿元,居全省第14位,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35。在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进出口在我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最明显的就是投资。因此,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投资的快速发展,是我市在当前阶段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手段和措施。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刚刚超过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以上,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关键还是要靠项目投入,因为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只有不断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加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能源交通、农林水利、社会民生类项目的投入力度,才能够通过优质增量调优存量,逐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是抢抓发展机遇、培植发展后劲的客观需要。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我国逐步加快产业转型,全国各地都在大干快上,争抢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省里进一步加大对菏泽等市的扶持力度,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那么,我市如何争得主动?就是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方面,不断壮大传统优势,培育新优势,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对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夯实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准确把握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思路
如何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有很多头绪,对于我市当前发展实际来说,应该重点破解两个瓶颈、全力做好三个结合。
重点破解两个瓶颈,即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要着力解决最突出的资金和土地供应不足问题
要切实拓宽资金渠道。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村镇银行建设,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针对我市企业主要依靠贷款、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的情况,切实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有更多企业成功在境内外上市,积极发展企业债券、股权交易、中小企业集合债、租赁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创新招商方式,确保招商实效,特别是要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要不断增加土地供给。切实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根据上级产业政策,增强项目谋划论证和申报争取,特别是对于“四新一海”等具有明确土地扶持政策的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范围。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政策,加大调度力度,严格考核奖惩,切实提高工作开展的积极性,提高利用增减挂政策的效率。努力盘活闲置土地,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以及废弃的砖瓦窑厂要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依法收取土地闲置费或收回土地,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安排。
全力做好三个结合,即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要和培植财源、园区建设、优化环境相结合。
首先,要在培植财源上力求突破。培植壮大财源是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要通过项目建设,抓好千亿产业,过百亿投入、过十亿税收的大企业培植,实现重点拉动,发挥集团优势,增强对全市、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抓好百亿企业、十亿投入、过亿税收的强企业的培育,实现骨干支撑,发挥产业优势,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抓好十亿元企业、过亿元投入、过千万元税收的中小骨干企业的扶持,实现多点撬动,发挥集群优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同时,加大发展民营经济、镇村经济力度,着力抓好乡镇中小企业、新兴财源、基础财源的建设培育,基本消灭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乡(镇、街道办)。
其次,要在园区发展上力求突破。各类园区是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平台和载体,目前,我市园区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四大千亿产业园,这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快规划项目的建设实施,并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谋划新项目,为最终实现千亿目标提供保障。第二个层次是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应该参照四大千亿产业园建设模式,制定千亿或五百亿的发展目标,根据各自产业特色整合企业资源,合理布局企业,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第三个层次是民营特色产业集群,应该建立专门的产业园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并出台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把民营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一个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聚发展的专业园区。
第三,要在优化环境上力求突破。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把重点项目建设摆在所有工作的中心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调度,亲自抓好落实。严格按照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八项工作机制要求,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搞好协调服务,本着营造春天般发展环境的原则,杜绝责任意识不强、遇事推诿扯皮,服务意识不强、衙门作风严重,效率意识不强、办事拖拖拉拉等各种不良习气,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作风。严格考核奖惩,以实绩论英雄,以成效论成败,增强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全市上下营造“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刘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