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高层面探索锦州稳中求快的路径


  锦州全面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离不开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锦州市委与省委党校开展战略合作,是双方携手发展的里程碑和必然选择,标志着双方合作将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推进锦州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锦州市积极抢抓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多重机遇,牢固树立滨海意识、海洋意识,转身向海,以沿海经济带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沿海、县域、城区三大板块建设,努力实现锦州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总基调,通过深化与省委党校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形势的分析研判,从更高层面探索锦州稳中求快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快调整结构转方式、创新体制促发展、破解难题惠民生,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

  我们有信心和底气实现稳中求快,书写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图景。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2011年,锦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跃上“千亿大关、百亿平台”,并分别实现“四年翻一番、四年翻两番”,标志着锦州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看,锦凌水库今年内可竣工,锦州港基础设施及西部海域开发、龙栖湾新港区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一港双区、双亿吨大港”的发展格局。锦州港的辐射优势进一步扩大,锦州港作为新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的地位得以巩固,同时正积极推进蒙古国出海通道建设。

  滨海大道、渤海大道、龙栖湾大道等已建成通车,为锦州转身向海提供了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络。新机场、轻轨、锦赤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特别是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今年底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明年5月如期开园。

  从发展潜力看,我们通过实施滨海公路抻直入海工程,在寸土寸金的沿海地区拓展了400余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相当于再造4个老城,这是锦州最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这种潜力和优势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锦州正面临多重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稳中求快。今年是中央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0个年头,再加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以及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锦州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锦州一系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以及长期积蓄的发展能量正在逐步释放,交通条件优越、港口功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等优势逐步显现,锦州正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目标不仅有经济指标,还有社会指标。经济总量是动态的,锦州要找回当年的荣耀,不仅要瞄准总量提升,更要充分发挥城市规模、城市人口、人均社会消费能力、医疗资源、科研教育等社会指标的巨大优势。只要我们有发展空间,能招揽项目,能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见效,总量必定会提升上去。我们确立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目标和内涵,既是与国家对城市的定位接轨,又体现出了锦州在辽宁的特点,我们务必要让这个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

  锦州要更好地把握机遇,离不开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省委党校作为省委决策咨询机构,具有丰富的理论实践资源和教育培训经验,尤其是科研工作在全国省级党校中名列前茅。我们深化与省委党校的战略合作,必将有助于对锦州的振兴与发展实践进行理论性、系统性地研究,不断丰富锦州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为锦州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有助于干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希望双方在合作中把破解锦州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作为调研工作的重点,加强事关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锦州的全面振兴与繁荣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尤其是要积极探索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实现沿海、县域和城区三个板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将加倍珍惜这个重大机遇,用好资源,实现共赢,认真履行职责,使研究成果能够最直接、最迅速地转化为推进锦州发展的动力。

  锦州市委书记王文权在锦州市委与辽宁省委党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如是说

  本报记者/张继锋/宁 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