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


南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王倚海
        南通是全国文明城市,要继续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
——摘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
      课题组认为,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目标,不仅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南通全面推进“一中心三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的灵魂支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之时,文化是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的灵魂的支撑。文化不仅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一旦注入文化灵脉,便会气韵生动,品位升华,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文化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更成为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因素。
        当前,南通处于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两个国家级重大战略规划的交汇点上,时代赋予了南通向更高层次的城市发展定位即“一中心三城市”迈进的重大历史机遇,而文化建设的提速和城市文明提升必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我市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目标,目前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条件。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普及与弘扬,城市文明程度群体提升,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艺术创作多姿多彩,文化遗产保护硕果累累,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提升等诸多方面。文化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南通的文化建设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南通城市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文化建设水平与南通在长三角所处的区位、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形象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还不相适应,城市建设中南通特有的传统风貌和人文景观有所丧失;文化供给与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偏低;文化的活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文化人才队伍缺乏;市民素质不均衡,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小城意识、中游心态、因循习惯的地域文化性格仍然制约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如果我们进一步以未来南通“一中心三城市”发展定位来衡量,以上不足和差距则显得更为明显。“一中心三城市”愿景,展现的将是一座功能完备、个性彰显、影响广布的特大城市,必然会要求城市创新精神的弘扬、城市品质特色的彰显、城市人文底蕴的延续、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因而成为“一中心三城市”的南通同时就会是一座文化中心城市。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是“一中心三城市”必然内涵。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两个国家级重大战略规划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精准把握未来“一中心三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失时机地消除南通文化的发展瓶颈和薄弱环节,进而作科学规划和强力推进,那么在“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将为南通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跻身于世界著名城市之林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
        丁大卫书记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对“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全省领先”的内涵已经作了清晰的阐述。“南通是全国文明城市,要继续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丁书记还阐述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树立江海文明新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精品力作;注重传承与创新,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等诸方面的要求。
        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是定位在建设更高文明水平的国家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上,是要建成长三角北翼文化中心和国家一流文化名城,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等城市前列,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文明城市全省领先的具体目标应包含城市文明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文化艺术繁荣位居全省前列、文化遗产保护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发展位居全省前列、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位居全省前列,文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等等。在“十二五”时期,南通要通过强力推进一系列文化工程建设,弥补薄弱环节,消除体制障碍,实现更高文明水平的国家文明城市和文化强市的目标,并持久保持城市的人文魅力、创新活力和领先势态。

八方面着力实现新一轮文化跨越升级
        南通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依靠照搬前人的经验、沿袭以往的套路、仿效别人的作法、复制已有的模式是不能成功的,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挖掘各种潜在的优势,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扬长避短,才能实现一轮新的文化跨越、升级。
        1.以精神塑造为引领,提升南通文明风尚。对多年来形成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以丰富和弘扬。要把“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作为南通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要精心培育特大城市的自信包容、开放进取、引领潮流的城市风尚,实现村民向居民、小城市民向大都市新市民观念的转变。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造、激励发明、宽容失败的理念和氛围。不仅要宣扬“凡人善举”,还要宣扬“新人创举”,培育新时代崇文尚德、创新敬业、争先创优的市民精神。
        2.以个性特色为基调,彰显现代都市形象。在近代史上南通是中国人自己建设和经营城市的典范,当代的特大城市建设必须走具有自身特色的都市化道路。城市规划要以南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风貌为基调,以保留和彰显个性特色为追求,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中。如果一味追随和模仿西方标准下城市发展道路,南通必然会淹没在个性模糊、“千城一面”的三流城市群中。
        3.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延续城市底蕴风貌。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是构成城市特征的基础要素,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遗产资源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逆转的本质,大力实施遗产保护工程。要理清南通的文脉,对文脉所系的关节点,如唐闸镇、寺街等要重点保护,使其有机融入当代南通文化生活。特别是近代工业重镇唐闸要整体保护,要按照“中国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区、南通近代风情展示区、古运河风情游览区”的目标整体谋划开发利用。要加大依法保护和文物执法力度,迅速遏止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城乡历史风貌和遗产资源急速消失的趋势。在针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中要倍加关注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确保先辈留下遗产资源能够尽可能完整地留给后人,以延续城市的底蕴和灵魂。
        4.以文化民生为基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民生的基本保障是要通过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实现。要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200平方米,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大剧院等重点文化工程。各级基础文化设施的达标、完备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效能作用的发挥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要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能有从中受益,而不仅是文化圈内人的自娱自乐。
         5.以创意研发为手段,推动精品力作涌现。政府应当保障地方的文化艺术、社科科学基础性研究开发,但行政力量的推动只是文化精品力作出现的必要条件,精品产生于创新、创意和创造,产生于发掘、研究、磨炼。而对精品的评判绝不能仅仅期待于参选获奖,公众的鉴赏和市场的检验才是真正的标准。南通地域文化多元共存,造就了南通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优势,要善于提炼和运用这些多样文化中的南通元素,并与新兴科技、现代审美相融合,精心打造如“云南映象”那样的在全国有影响的艺术精品,同时做到底蕴丰厚,品位时尚,为大众所欣赏。
        6.以特色打造为依托,实现产业突破赶超。要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果仅靠重蹈其他城市走过的路径,复制别人已开发成熟的项目,是无法实现赶超目标的。必须通过资源的挖掘、艺术的创造、科技的融入来打造南通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和优势项目,以资源优势打造产业精品,以特色项目带动产业集聚,以市场培育来启动文化消费。要改革重大节庆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和文化项目的组织承办机制,以产业方式运作,既培育文化市场又扶植文化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文化产业属于经济活动,应归口政府经济部门管理,运用市场方式引导产业发展。
         7.以扩大影响为目标,拓宽国际交往途径。随着区域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地位的确立,南通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其中文化交往份额在不断上升。南通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靠小戏小曲的出访,要改变文化交流的格局,注重扶植文化产品和产业项目的输出,通过产品来实现文化输出。而国际交往中还要重视文化旅游的作用。张謇时代南通曾因吸引了大批外国友人而蜚声海内外,当代南通国际影响的树立更要依靠大量境外游客的到访。南通要努力打造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品牌,为国际交往开辟新路,为提升国际影响力搭建平台。
         8.以体制改革为突破,促使管理水平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领域早已被认清和放弃的某些计划式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没有从文化领域退场,而且还在某些时候被进一步固化和加强,它们构成文化发展的制度羁绊。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会议主题,解决这些问题是重要的动因。南通文化发展要取得突破,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开始:在行政体制上要早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移,在文化资源配置上要从行政机制过渡到市场机制,在文化财政投入上要建立资金使用效率评估机制,在文化人才体制上更注重让现有人才队伍的发挥作用,文化的绩效考核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要主要通过公众满意度评估而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只有突破这一系列制度瓶颈,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目标。
记者 苗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