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率先全國實施進口酒標簽檢驗資質管理


你好台灣網廈門5月6日消息(記者 劉立忠 郭婕妤 通訊員 姚麗賢 駱思勇) 即日起,廈門象嶼保稅區將率先啟動進口酒標簽檢驗資質管理。此舉旨在引入標簽備案申報人員責任監督機制、提升口岸驗放效能,將促使進口酒類通關提速,同時遏制企業申報標簽備案差錯率居高不下問題。這是記者從5月8日廈門象嶼保稅區舉辦的進口酒檢驗檢疫監管政策宣貫會上獲悉的。

  首批納入標簽檢驗資質管理的人員將從象嶼保稅區進口酒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中産生。2011年廈門象嶼保稅區管委會組織區內進口酒企業成立了行業自律組織——廈門象嶼保稅區進口酒專業委員會,一年來,成員發展迅速,目前專業委成員單位已達41家。當天上午,象嶼國檢向專業委成員單位老總及所有採購和報檢人員宣貫了酒類標簽檢驗知識。

  去年中國酒類進口約52萬噸,總價值24億美元,其中廈門口岸進口2000萬升原瓶裝進口酒,躍居全國第六位。在進口酒快速增長背景下,也暴露了專業人員不足、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及質檢技能不精等問題,已經無法滿足快速通關及國內日趨嚴格的市場監管需求。

  實行標簽檢驗資質管理,對負責標簽申報的企業人員實行資格培訓、授權,特別是標簽差錯率定期通報,有利於擴大標簽進口前預審和到岸檢驗資格覆蓋面,為探索推進有效快速監管開闢一條新路子。今後,象嶼國檢將每季度向專業委通報一次標簽差錯率。此舉大大促進專業委成員企業進口酒標簽一次通過率。

  近年來,象嶼保稅區進口酒增長快速,進口酒品種多達千余種。每月登陸象嶼的進口酒近百批,平均每批種類在8種左右。2009年,象嶼保稅物流園區進口酒交易金額為3500萬元;2010年為1.6億元;2011年增至4億元,已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大的進口酒交易市場。但企業規模擴張和人員培訓不足矛盾、小微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與人力不足矛盾,使得標簽到岸檢驗一次不合格率居高不下,超過40%。

  據象嶼國檢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象嶼國檢部門還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旨在扶優限劣的服務新舉,助推象嶼保稅區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大的進口酒銷售集散中心。一是開展進口酒監管流程管理,公開作業時限、接受社會監督。二是開辦進口標簽檢驗知識培訓班,邀請大中型酒類進口企業採購經理、小微企業報檢人員參加,增強進口企業維權意識和打假實戰技術能力。三是助力實施品牌戰略。率先全國推進進口葡萄酒國外生産企業註冊研究,率先開設進口酒國檢講壇,率先在保稅區組織金門高梁酒、進口葡萄酒鑒賞會。四是參與構建部門協作聯動打假機制。加強與質監、工商、商務等部門協調,支持保稅區內進口酒經營企業開展誠信自律簽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