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带来哪些变化


  □本报记者 叶龙杰 刘也良 特约记者 宋琼芳
家庭医生作为一项事关民心的工程,各地在总结梳理前期工作经验的过程中发现,签约服务除了让老百姓获益外,对促使高素质医疗人才扎根社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医生不仅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也是“强基层”的好帮手。
■签约居民药费支出少了
在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上介绍完经验之后,朱兰便匆匆返回单位工作。她是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也是1000多户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从事多年家庭医生工作后,朱兰感受到,通过签约服务,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黏性”增强,家庭医生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街上打招呼的人多了。”
朱兰介绍,截至目前,她所在的团队中每名家庭医生人均签约1068户,签约率达70.1%。为取得这个签约效果,朱兰和同事深入社区,采用集中签约、就诊时签约、上门服务时签约、网络签约等方式方便居民;为确保居民感受到签约后的“温度”,制定包括健康信息管理、慢病防治、预约服务、家庭病床等在内的10大类18项内容的家庭医生工作服务包,根据健康家庭、高危家庭、慢病家庭、残疾家庭等不同类型,为签约家庭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这些举措让签约居民扎扎实实获益。”朱兰介绍,2015年,上海市启动“1+1+1”组合签约服务试点(即居民可自愿选择一名家庭医生签约,并可再从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进行签约),推出家庭医生提供延伸处方、慢病长处方、双向转诊等系列具体服务举措,这次改革被老百姓誉为“最接地气的医改”。“比如,辖区内一位老大爷就跟我算了一笔账,通过家庭医生开具延伸处方,他不必再到三级医院去开药,不仅减少了往返奔波,同时由于社区报销水平提高而减少了个人药费支出。”
■全科医生收入提高了
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上海共有2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1+1+1”签约试点,覆盖上海90%的社区,签约居民超过16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签约率超过37%。2017年,已签约“1+1+1”医疗机构组合的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近80%,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超过70%,在签约社区就诊达到60%,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同时,人均就诊频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56次。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言,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技术留住患者。”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顾昊介绍,他所在的中心共有52名家庭医生,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多年的工作实践也未出现家庭医生流失的现象,相反参与进来的人水平越来越高。“原因就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民心、有前景,同时全科医生也有保障,年收入在20万元到25万元之间。”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键还要做好家庭医生的保障机制。”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兆辉介绍,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浦东新区政府对家庭医生的薪酬给予重点倾斜,每年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经费1万元/人/年,中心内部也根据标化工作量的情况,对签约服务的重点环节工作量给予系数倾斜。参与签约服务的30名全科医生,2016年较2015年个人收入平均增长2.5万元。(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正在鼓励更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扎根基层。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统计,该市把全科医生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2010年以来,累计招录2000余人,900余人完成培训后全部“下沉”社区。目前,上海全科医生数约7000人。
■基层首次跑赢大医院#p#分页标题#e#
近期,国家统计局对11个省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各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签约服务模式多样,符合群众预期和要求。其中,在湖南等地的受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90%符合条件的医生开展了签约服务;在福建、四川等地,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都在80%以上,群众真正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受益。
更多的居民在绑定自己的家庭医生。在上海市卫生系统大数据平台上,“1+1+1”签约居民数量每天都在增加,以每天五六千人的数量递增。
而在四川省成都市,该市副市长田蓉发现,2016年,家庭医生诊疗量较上年增加15.8%,基层机构诊疗量增幅达13.9%,首次跑赢大医院10.2%的增幅。同时,通过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重”“工作浅”“技术低”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连续多年在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田蓉介绍,成都市将具备行医资质作为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基本条件,向所有执业医师(包括中医师,农村放宽到助理医师)开放,并且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体诊所医务人员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所有在岗乡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有效缓解了基层人员紧张状况。当前,成都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162支,共签约439.7万人,签约服务率为37%,其中重点人群237.17万人,签约服务率为62.3%,“初步达到签约对象认识家庭医生、健康问题首先想到家庭医生,把群众‘粘附’在家庭医生团队周围的基本目标。”
同样的效果也在浙江省杭州市显现。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介绍,该市2016年签约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率达到64.67%,转诊到省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根据市医保部门数据,2016年城镇职工医保签约人群社区就诊率为63.36%,未签约人群为48.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从2014年的50.71%上升到2016年的53.86%,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增长幅度高于市级医院。市医保基金支出增速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增幅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