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问题开处方 解放思想再出发
在千年发展目标所取得的成就之上,2015年联合国提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进一步消除贫穷,呼吁包括穷国、富国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共同采取行动,促进繁荣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环境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在工业、农业、教育、健康等各领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通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实施“扶贫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开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未达标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0.4%;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7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主要河流和湖泊水质有明显提升;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全面稳定的基础上,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推进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不可能一蹴而就,局部矛盾随时会有激化的可能。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下,实现稳增长、防风险等多重目标,完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次会议以“共同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呼吁更多的企业充分发挥开创精神和创新能力,来应对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所以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号召,共同行动起来,切实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发展目标、战略及业务活动,更好地平衡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好地应对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更好地把握企业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风险与机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多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安全生产的底线思维,不断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过程工业领域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灾区。这几年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不断推出,全国上下对安全生产可以说非常重视,但是灾难性事故还是有所发生。今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70多人死亡,原因复杂而深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在企业有效的安全管理基础上,碎片化的安全检查不能替代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底线思维,增强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首先,要尽早还清安全管理的历史欠账,把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主要危害辨识出来,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不发生后果严重的事故;其次,要建立全过程、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机制,从企业生产装备的研发、设计、建造、运行、生产过程、拆除等关键环节着手,尽可能彻底的消除或控制主要危害,确保企业在可以接受的风险下运行;再次,要切实做好员工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和安全培训,对重大的事故情境要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中国石化集团将“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作为新时代企业绿色发展的行动纲领,立足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服务、绿色科技、绿色文化,实施国内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绿色企业创建行动;南京红太阳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国移动通过持续完善无线、传送设备节能分级标准,推动全通信产业链能耗的下降。
要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竞争新优势。适时关闭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投资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中国宝武集团以“固废不出厂”为目标,实施冶金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项目,实现矿渣、钢渣产品化。
要把握能源革命机遇,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国家电网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消纳,清洁能源弃电量、比率持续下降;协鑫集团布局光伏全产业链,积极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这些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推进可持续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榜样和典范。
三、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手段
只有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严格的能耗与环保标准。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力争在先进绿色产品、技术、工艺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中车集团着力发展绿色智能交通装备,自主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节能环保水平世界领先。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超高参数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达到全球最高技术水平。
要发挥好管理进步的支撑作用。用现代管理手段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力争使设备运行效率达到最佳;推进节能减排综合升级改造,构建运转顺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天能集团以创新组织管理、软硬件平台建设为突破,围绕新能源电池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装备、绿色销售、绿色回收处置的闭路循环,探索出了一条蓄电池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要重视数字化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多的工业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节能减排,全面提升能耗和排放的感知、预测、协同和分析能力。
四、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持续推动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方向的能源结构转型,在新科技革命、气候变化及绿色低碳背景下,我们必须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布局和抢占全球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力争在光伏和风力发电、蓄电池储能和充电、氢燃料、能源互联网、核电废料处理等方面与国际同行形成一批先进的技术合作项目;要在突破性技术的合作研发、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上多下工夫;对行业应用广、效果显著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要及时引进消化吸收。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外部环境,面对的是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共同行动,紧紧围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全球的最大公约数,持续不懈奋斗,为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二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林瑞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