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极尽政策之能 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
全国人大代表、潜江市市长龚定荣:
优化营商环境 极尽政策之能 与市场主体共渡难关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帮助现有企业克服困难,补链强链,迅速恢复景气,既关系到现有企业生存和发展,也会对招商引资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潜江市市长龚定荣。
《中国企业报》:作为疫情重灾区,上半年湖北省举全省之力积极战疫,目前疫情已有效遏制,潜江市复工复产进展怎样?
龚定荣:目前,潜江市工业规上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以及限上商贸企业实现了应复尽复,下一步复工复产的着力点是由提高复工率向提高复岗率、达产率、产能利用率转变,由推动单个企业向产业链协同复工达产转变。
《中国企业报》:疫后提振经济中,如何发力?
龚定荣:疫后,我们将重点打好四大战役:
一是打好市场主体保卫战。发挥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小微企业发展“28条”、促进经济社会“37条”等政策组合拳,让更多真金白银落进实体经济口袋,极尽政策之能,帮助市场主体共渡难关,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打好项目投资提速战。把项目投资作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抓手,抢抓政策窗口期,全力以赴争项目、上项目、建项目,以项目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打好产业培育升级战。大疫之后,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迅速崛起,我们将以网络、数字、智能和5G等技术为基础,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四是打好营商环境优化战。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我们将深化“3550+100”改革,加快建立区域统一评价、标准地出让、先建后验、代办服务、告知承诺等配套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企业报》:下半年,如何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抢回上半年失去的时间?
龚定荣: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充分运用远程在线对接、云招商等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不见面招商”,做到洽谈不见面,联系不断线。
二是积极参加经贸活动。积极参加湖北省组织开展“最美逆行湖北”系列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以及长江经济带对话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楚商大会等重点经贸活动。
三是开展好“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护控情况下,继续开展“走出去”招商,推介策划的项目;邀请企业家、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项目方多来潜江考察,促成合作。
四是强化招商项目落地服务。积极当好企业和项目的“店小二”,帮助意向项目协调解决各项困难。特别是对重大招商项目,落实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力促项目落地。
《中国企业报》:2020年,潜江市的招商重点行业和项目有哪些?
龚定荣:下半年,潜江市招商重点方向是围绕新化工、新能源、新科技、新特色四大千亿板块,深度聚焦集成电路材料、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小龙虾等产业,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壮链招商,做好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配套和自身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和远气体、京东方材料基地、长城新能源汽车、擎天科技等项目落地建设。
《中国企业报》:当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龚定荣:一是市场信心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需求不旺,原有供应链体系被打破,投资者信心不足,实体经济所受冲击较大,尤为不振,这直接对招商引资的大气候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是投资计划延期。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压力加大,部分产业投资趋缓,投资者投资更加慎重,投资意愿降低,潜江市部分前期洽谈对接的项目纷纷延后了投资意向。
《中国企业报》:疫情之下,企业生存压力普遍加大。在帮企、扶企、惠企等有助于提升地方营商环境的各种举措中,潜江市有哪些新动作?
龚定荣:保住市场主体就保住了经济基本盘、保住了税收、保住了就业、保住了经济增长动力和后劲。我们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贯穿于市场主体保卫战之中,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升经济长期发展能力。
此外,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受疫情影响,授信到期还款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减免逾期利息、开展贷款展期、延迟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办理还本延期和利息延期18.5亿元。
强化降本减负支持。在用水方面,截至目前163家中小微企业享受了10%的优惠降价;用电方面,17786户享受5%优惠政策;用气方面,80家企业享受了10%的降价优惠;用工方面,对返乡创业人员首次创业办理注册登记、正常经营6个月及以上、带动就业3人及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扶持创业补贴。
同时,筹资2亿元专项资金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虾-稻产业相关企业发展。设立500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行业发展。(本报记者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