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专访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在202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期间,中国企业联合家、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接受了中国企联采访组-《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你好朱会长!“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受到了企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度关注。这个年会是一项具有深厚传统底蕴的活动,同时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它的举办对于企业界和经济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联一直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请您谈谈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哪些路径?
朱宏任:这个问题恰恰是这个时间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新的时代,新的背景下,企业如何能够牢牢把握先机,求得新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握住创新这个基本的核心,或者说发展的基本要义。这次企业家活动日的主题确定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勇于创新担当奉献”。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对这次企业家活动日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所提出来的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和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觉得对于创新的认识,实际上是做好当前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点。可以看到,“十三五”即将结束,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好地发展,中国企业也不断地成长壮大。但是面对“十四五”,企业如何把握好当前的大局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要高度关注或者要充分认识的,就是我们要把握住变和不变,认识好不变和变化之间的关系。什么是不变?我们知道,“十四五”规划建议里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都明确指出,中央早在2002年就已经提出来: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当时说这样一个判断是本世纪的头20年,现在20年已过,中央明确指出,我们仍然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在变化,面对的条件和环境都在变化,如何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变化中捕捉先机、下好先手棋?除了创新,别无他路。
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个年会的举办也恰逢是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正如我们前面谈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基本判断没有变化,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与不变的状态下,企业唯有创新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的创新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朱宏任: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着创新这样一个大课题,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把握。除了一般意义上提升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变化以外,还要有三个重要的维度,以帮助企业认识当前的创新。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说,“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明确提出,要把创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或者说要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撑。这样一个定位就是让我们要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即从全局来看创新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今年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都反复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格局。这个新的发展格局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从这一点来说,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从中国的角度或者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我们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我们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实际上都是为企业下一阶段发展指出了重要方向,要求企业沿着这样一个方向进行布局。我们要把握住国家在这方面确定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战略。在自身所处的行业和产业中,包括已经形成的存量,加快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要把力量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高度关注现代服务业,或者说,用现代服务业已形成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推动价值链向高端发展。
再有从微观角度,也就是企业的层面,必须给予更多重视。要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正面对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这样的一个浪潮是任何企业都不能避免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投入到其中,能够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就可能使我们的产业、企业发展效率更高,效益更好,发展更可持续。同时,发展得更安全。我想在这样一些方面,都是企业要给予特别重视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25号文件中,对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有一系列清晰的表述。在今年的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又对企业家们进行了谆谆的嘱托和告诫。在我们这次大会上,也要进一步贯彻中央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我觉得可以用很多角度来加以归纳和阐释,但是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知道企业家之所以称为企业家,他并不是仅仅负责一个产品,组织一个产品的生产。他要让企业在变幻不定的市场中能够把握住发展方向,能够按照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充分调集各方面资源,然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找到定位,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这种不怕困难,不惧风浪,敢于经受挫折,一往无前的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创新中必须牢牢把握住的。另外,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考虑创新。也就是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
在当前,三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加以把握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技术的角度,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一些原始创新或者从零到一的步骤,是企业比过去要下更大的力量给予考虑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把管理创新同样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管理创新强调,我们对于企业的发展要有一个整体概念,要有一个系统概念,要从企业运营全过程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三个方面,就是要重视人的赋能,企业不管是从技术发展、管理发展,最后还要落到跟人打交道上,对于员工,管理层以及面对的消费者,要通过各方面的资源加以赋能,使得企业发展成社会发展中的一分子,成为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骨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单元。这是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的。
记者:新冠疫情在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上正在体现出深远影响。其中,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结合等相对突出。您在很多会议上都在强调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结合的重要性。那么您能不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谈一下,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这种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主要路径都有哪些?
朱宏任:应该说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一定要把工作的基点或者重点放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结合方面。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能够真正保证长治久安,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立国之本。前一段有些言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会逐渐减弱或者衰弱,也有人提出通过不断增加服务业的比重,降低制造业的比重或降低它作用的影响。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比重的增加是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和服务业比重相关的制造业比重,我们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尤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推动或者赋能来说,可能在新的阶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数字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推动,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已经逐渐地体现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过程中,使我们更加突出地看到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或者说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结合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通过数字经济的导入,使一些新药的生产速度比过去大大提前,而一些防控的医疗设备,由于数字经济的导入,使产品的功能功效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特别是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它使得一度因为严控疫情中断的产业链、供应链,得以进一步的快速恢复,比如我们大家现在都用的健康宝及健康码的查询,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和制造业密切结合应用的一个典范。由于这个数字经济的导入,使得整体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大大加快。我们在一次企业家高端对话活动中,听到时任航天科工董事长的高红卫讲了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有一位航天科工的员工,在春节的时候因为特殊需要,回到了湖北的一个企业。当时正是春节休假期间,别的员工都回家了,他留在那里,但就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新冠肺炎的疫情,别的员工都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再返厂。他通过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手段,由其它员工告诉他试验的过程怎么做、支撑项目的物质材料怎么取得,相关设备怎么使用,基本上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一个人在这一个厂里头完成了他的这个项目。一个人,一个月,一个厂,一个项目的完成,充分说明了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手段和制造业结合,可以焕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记者:非常感谢朱会长!据我所知,我们这次大会参会的企业家大概有五六百位,但通过观看直播,在线上参与会议的企业家大概有上千万了。您能对所有场内场外的企业家说几句寄语吗?
朱宏任:企业家朋友们,有幸在企业家活动日和大家又一次见面!我们希望面对“十四五”这个即将扬起风帆的新阶段,企业家们能够振奋精神,能够大胆的创新,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责任,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新的百年目标的实现作出我们的贡献。(本报记者 贾晶晶 / 文 本报记者 林瑞泉 / 摄)